学习家乡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寻迹”暑期社会实践
“寻迹”暑期社会实践
姓名:刘洋硕 学号:216210315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213班
1 报告摘要
为推进党史教育、党史学习更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学习家乡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9名队员组成“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实践过程当中,先后开展了“走进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党史学习”等一系列活动。
实践队走进红色遗址,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红色记忆,深入了解地方革命事业的艰辛发展,缅怀革命先辈。本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实践队员们一种特殊经历,更是一种锻炼,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实践队员们也深刻认识到了学党史的重要性,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力行,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2 实践内容
2.1 郑州市碧沙岗公园
2.2 鲁艺纪念馆
2.3 巢湖南山烈士陵园
2.4 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
3 实践成果
3.1 2023年7月28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寻迹”实践团队队员刘洋硕赴郑州市碧沙岗公园。
首先,一走进碧沙岗公园的北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耸立的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块纪念碑是1991年建设完成的,上面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的题词是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它与双马池、三民亭等文物一起,成为了碧沙岗公园的标志。经过向园内工作人员学习,我们了解到:1928年,冯玉祥将军为北伐阵亡将士开辟了一片墓地,这就是碧沙岗公园的前身。当时陵园建成后,冯玉祥将军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亲自为其命名为“碧沙岗”。195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其改建成公园,1957年5月1号,碧沙岗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变迁,碧沙岗公园仍旧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北伐战争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期间,纪念碑前都有无数市民自发送上祭奠英灵的花束、挽联,游人在苍松翠柏掩映下,凭吊革命先烈,祭奠北伐将士英灵。”
习主席曾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古有名将岳飞不教胡马度阴山,戚继光洒向千峰秋叶丹。今有英雄团长祁发宝率部屹立喀喇昆仑。这些闪烁动人光辉的英雄照亮民族希望,而埋葬在郑州市碧沙岗公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北伐阵亡将士更是中华英雄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是我们向北伐将士所学习和继承的优秀红色基因。革命军将士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再了一起,结束混乱是大势所趋,所以这次革命才势如破竹,摧枯拉朽。遍览中华上下五千年,立心守善之事浩如烟海,中国人已经把“做事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作为自己做事动力源泉和行为准则。只顾生前纵享欢愉,哪管死后洪水滔天恐怕是大部分普通人的想法,而沉眠于地下的北伐将士却是从中国时局考虑,甘愿奉献一生也要蹚浑水,平军阀,抗日倭,为千万百姓,为下一代太平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墓碑上刻下的是不仅仅是后人的敬仰,更是他们伟大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从开创和平生活的角度来说,碧沙岗是一座精神宝藏,埋葬了兼济天下的不屈英魂。
3.2 为了深刻了解红色革命文化,弘扬先烈革命精神,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牢记历史使命,坚定革命信念,2022年8月6日,“寻迹”暑期实践团队成员探访了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的鲁艺纪念馆。
上午八点,小组成员从盐城市区乘车出发,沿着老盐淮公路向西北,过马庄北行不远,便到了建湖县庆丰镇的东平村的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占地4000平方米,陵园四周潺潺溪水萦绕,森森松柏长青。队员们走入馆内,首先看到一座13米高的方碑,碑的造型生动流畅,独具个性,从南北两面看去,碑身近似五条直线,象征着五线谱,意为殉难烈士多为文艺战士。碑的正面镌刻着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的“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殉难烈士纪念碑”十五个工楷大字。碑的中上部是一面红旗的造型,上嵌金色五角星。碑座正背面镌有建湖县人民政府与庆丰镇人民政府联合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后是群墓,群墓东侧为丘东平烈士墓,西侧是许晴烈士墓。墓的四周植有灌木。纪念碑西侧,建有烈士资料陈列馆。一进大门,赫然在目的是张爱萍的题字:“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永垂不朽”。馆内陈列着鲁艺殉难烈士的遗像、遗物和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等。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游览参观,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这次参观活动中,小组成员们深有感触,表示参观鲁艺纪念馆,是给我们大学生上了一堂无声的、让人心灵震撼的、感到意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此次活动结束后,组员们培养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决定为之而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将这份难能可贵的精神传承下去,并将它播散给下一代年轻人。
3.3 8月9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牢记当代人的初心和使命。南京工程学院“寻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探访红色基地的下一站-合肥巢湖市的南山烈士陵园。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在1981年迁址于城南望城岗,这里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团队成员万旭下车缓缓步入陵园。站在大门处,一眼望去便是山脉般绵延不绝的楼梯,躺在那里,默数一年四季。一年有多少个脚印,在昼夜中上下翻飞、交集,或来自仰慕先烈的后辈,或来自辛勤劳动的园丁。长长的楼梯,垫脚的阶石,却写着人间最崇高的敬意。楼梯的尽头,是烈士纪念碑。为纪念巢城1949年解放,纪念碑设计高度为19.49米。碑的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怀着对先烈的敬畏与钦佩之情,万旭同学向纪念碑鞠躬默哀。
伴随着蒙蒙细雨,团队成员万旭结束了此次南山烈士陵园之行。此次出行,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现在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我忘不了默哀的情形,忘不了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他们不仅是冰冷的身体,他更拯救了民族。他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为伟大的祖国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今天我们虽然结束了参观烈士陵园的旅程,但是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穷的!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动。我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峥嵘岁月之时,加深了自身对巢湖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记忆,也深刻认识到了身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能理解习总书记的“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3.4 2022年8月4日,“寻迹”暑期实践团队成员朱浩探访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
“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坐落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的国土局青口国土资源管理所西南侧,时至今日抗战勇士的英魂们仍守护这片土地。“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通过青口战役、军旗飘扬、雄师劲旅、缅怀先烈、热土新篇五个部分,在青口战役的时代背景下,纪念馆用一面青口十八勇士的荣誉战旗来叙述当年的革命历史,同时建筑及设计团队通过还原当年的事迹,制作摆放了历史文物、场景雕塑,也设计打造了沙盘模型、灯箱壁画、随动音效等,为今日的我们展现了当年军民鱼水一家亲,展现了红旗飘扬遍大地,更展现了“青口十八勇士”在当年顽强抗争、不卑不亢,面对强敌不屈膝的昂贵可贵的精神,展现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誓死捍卫家园的大无畏的家国情怀。从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出来,成员朱浩不由的感慨良多,和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相比如今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应该铭记这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我,报效祖国。现在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如今已经成为退伍军人的教育基地,馆内有陈列着许许多多退伍军人的感人事迹,在这里我们看到红军的精神一直由他们所寄托,然后由我们这些后辈去发扬光大,一代代军人的事迹也在这里继续发挥他们的价值,我相信这样下去红色文化也会代代相传,红色精神代代相承。
4 实践小结(心得)
实践队走进红色遗址,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红色记忆,深入了解地方革命事业的艰辛发展,缅怀革命先辈。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教育是党员教育的必要载体,发扬优良革命传统,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带领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力量源泉。重温红色记忆,发扬革命传统。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重温红色记忆,在一张张鲜活的英雄谱前,他们富有朝气、富有激情,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却为信仰毅然决然地选择与亲情、爱情、友情诀别。重读英烈家书、遗言,字字震撼。加强党性修养,不能只停留在感动上,我们要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奋斗力量,把重温红色记忆,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作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寻根之旅、铸魂之行。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感天动地的精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当以革命先烈、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接续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传承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之“魂”,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在新时代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要保护好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还要注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层面的内涵。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通过历史回顾,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各种风险的考验,锤炼了不惧风险、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的风骨和品质。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激励中华儿女志存高远,努力奋斗,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作者:寻迹团队 来源:个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