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河南博物院,领略华夏文明之光

发布时间:2023-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走进河南博物院,领略华夏文明之光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南博物院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为了充分领略黄河文化,中华文脉,深入了解华夏历史五千年的文明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3年8月8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宝特工小队”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河南博物院进行参观学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到达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河南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讲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
 
图为实践队员于一楼展厅拍照打卡留念
      实践队员从新石器时代的展区开始参观。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工具虽然简陋,但非常实用,不禁感慨先祖的智慧。实践队员表示印象最深的是贾湖骨笛,堪称中华音乐史上的奇迹,感受到了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精神生活。还有各色的彩陶,简单的花纹描绘着华夏民族早期的艺术与审美。夏商时期展区,青铜器多了起来,实践队员了解到商朝是中国青铜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厚重精美的青铜器透露着中国早期王朝的庄严与辉煌。商代晚期的妇好鸮尊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型铜尊,造型萌态可掬,感受到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西周时期展区有不同规格的礼器,精美的葬玉,所谓“藏礼于器”,体现了西周等级严密的宗法等级制度与早期的礼制。还有玉柄铁剑,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打破了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记录,把中国铁器冶炼推进了200年。

图为实践队员欣赏西周葬玉
      春秋中期青铜酒器莲鹤方壶,纹饰细腻新颖,结构复杂,铸造精美,实践队员感慨道原来厚重的青铜器也能做到这样的细腻精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将时代的变迁直观地展现到我们面前。秦汉神态各异的陶俑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下人们富足的生产生活状态。隋唐花釉瓷,唐三彩,青花瓷充分展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推陈出新,唐代经济富足,政治开明,社会富足,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唐人创造的众多艺术品,丰润饱满,富力荣华,体现唐人的审美志趣,体现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当今我国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有赖于经济,政治的发展。宋金元瓷器达到高峰,哪怕不太懂陶瓷,人们也会再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被震撼到,釉制光洁温润,匀净淡雅,是独属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气质。细细观赏去,高超的制瓷工艺给了实践队员二次震撼,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明清时期各种精细的陶瓷与雕刻物件讲述了什么叫做大国工匠,透露着大国工匠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欣赏唐三彩
      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员遇到一位历史知识储备深厚的小朋友,他主动为大家做讲解, 大家围在一起氛围很好,实践队员也利用自身所知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大家的观点聚在一起,让文物“活”了起来!

 图为实践队员与大家一同讨论文物
   通过此次的实践,实践队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华夏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实践队员表示在未来一定会更加积极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

 
作者:李佳莉 来源:采写稿
  • 走进河南博物院,领略华夏文明之光
  • 大学生参观博物馆----传承家乡文化
  • 数旅融合促发展,乡村振兴勇担当
  • 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教育赋能三下乡:协守童心促发展,筑梦幸福村港湾
  • 筑梦三下乡| “同心菌助,筑梦新古”团队开展交流座谈会,共
  • 成理学子三下乡:心系退伍老兵,赓续红色基因
  • 成理学子三下乡:智慧农业黑科技,赛过种植传统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