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为兴共富带动,以景促村实现乡村振兴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景区而言,茶卡盐湖可谓是“与众不同”,无论是它的走红或是景观特质都有不同的展现。
为深入了解当地旅游状况,实践小队通过调研茶卡镇中的茶卡盐湖旅游情况,来了解以旅共富,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社会实践队在暑期抵达茶卡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茶卡盐湖平均海拔3059米,湖面面积154平方千米,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是109国道、315国道的交汇处,东距省会西宁298千米,西距德令哈200千米,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
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茶卡盐湖一年四季美景连连,春日里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云更白;夏季碧波荡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绿的沁人心扉;秋天干涸的湖面冰清玉洁,平坦无垠;冬天的苍凉荒芜更具挑战。
如今,走过岁月的风尘,留下了时代的痕迹。随着盐业开采技术升级换代和旅游观光的开发,已从昔日单一的工业盐湖转变为重要的旅游景区,这些被称为“白色金子”的盐粒赋予了茶卡盐湖新的脉动。
实践小队调研的茶卡盐湖景区的旅游致富,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大美青海,这片高原净土该如何更好地展现自身独特魅力,如何让生态价值和旅游发展潜力更加契合,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实践……通过对茶卡盐湖的调查,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周边村落主要以牧业为主,因茶卡景区带动形成产业转型发展。在茶卡景区规划之初就结合集体经济共富带动为周边村落设置有景区经营点,融入了蒙古族民族民俗体验项目,触发偏远民族地区村落快速的进入旅游发展,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富带动。从而实践出中国西部最早“以景促村实现乡村振兴”、“以旅为兴形成共富带动”的发展模式。
实践小队通过对当地的调研和搜索的资料中得知以茶卡镇为代表的城镇集聚区乃至乌兰县,利用茶卡盐湖对外吸引形成的大量流量导入在城镇形成旅游服务配套,以及综合服务业新聚集。乌兰县茶卡镇迅速抓住了旅游为主导的发展契机,形成城镇文旅新风貌,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就业。随着“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品牌的打响,现在的茶卡镇居民依托盐湖旅游,家家户户开起了民宿、餐饮,积极融入到旅游服务行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不但解决了本地就业,还拉动了外来人口到茶卡的投资和就业。所形成的区域振兴发展策略具有全国示范意义,是“以旅兴业”、以旅带动区域振兴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调研小队更加理解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理念,同时我们也更加坚定要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知道茶卡盐湖,知道茶卡镇。实践小队会设计出相关海报进行宣传,以自己的力量推动茶卡盐湖旅游业发展。
作者:赵子瑶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