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兴农:非遗赋能家朋振兴
“威风的老鼓敲起来,吉祥的长龙舞起来,祝福的飏灯飞起来……”逢年过节,家朋乡的乡民们都会传唱起这句老话。
仅有一万余常住人口的家朋乡位于绩溪县东北隅,处在徽文化的核心区,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项、市级两项、县级三项,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化乡。家朋乡境内风光秀丽,古村落、古民居、梯田、峡谷、瀑布、云海比比皆是。天然的地理条件与独特的人文情怀孕育了家朋的特色非遗文化。
家朋乡非遗项目历史悠久,自唐末以来,敲老鼓、放飏灯、抬花轿等传统民俗早已融入到了家朋乡民的血脉里。磡头老鼓起源于唐朝,家朋乡磡头村居民为祭祀祖先“忠烈显圣王”许远,新年时都会用磡头老鼓来祈求丰年和鼓舞人心。放飏灯为绩溪民间游艺活动,早年盛行于绩溪县登源河一带,也同样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家平安。
近年来,家朋乡坚持将发展非遗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非遗文化传承和主流价值观上共同发力,夯实乡村发展根基。家朋乡每年都会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和尚村“忆乡愁”民俗文化活动月等文旅节庆活动,并积极向外推介展示磡头老鼓、抬花轿、放飏灯等传统民俗,持续整合非遗文化资源,赋予传统村落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主要在一些节庆活动中展示当地的特色非遗项目,比如我们最近几年的油菜花节,这个磡头老鼓作为我们的开幕式的开场鼓,然后抬花轿,板凳龙也在我们的油菜花节当中进行了展演。板凳龙是我们尚村的一个非遗项目,基本上是在每年的十月份的民俗文化晒秋中。在国庆节那个时候进行展演。另外我们也会参与县级一些活动的非遗展演,去年全县的非遗项目游街展演中,我们家朋乡的磡头老鼓和抬花轿也在其中。”家朋乡党委副书记洪丽红介绍道。
让非遗“活”起来,一直是家朋乡的初心与使命。家朋乡已连续举办14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5届民俗文化体验节。每年油菜花期的三四月份,荷花、葵花盛开的七八月份,全国各地前来赏花游玩、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古村落+民俗文化展示展演+油菜花观赏”的特色乡村旅游,不仅传承弘扬了当地的非遗项目,也实现当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步增长。通过“十姓九祠”、“百工技艺”、“徽派古建”、“板凳龙”、“积谷会”等原生态人文和非遗资源的打造,家朋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古徽州的魅力,年均接待游客量12万人次。
非遗让古村落重新迸发活力,也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尚村近年来分别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5.6万,人均纯收入达16480元。
“有可能来的游客不仅是看我们这边的风景,油菜花,更多的可能还是因为这些非遗项目来了解我们。”洪书记说,“我们也设置了体验项目,例如让游客来体验抬花轿。这样也可以带动文化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责编:谢小娟 许雅婷
作者:李雯玲 来源: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
- 08-20
- 中外文化融会贯通 国学经典薪火相传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外文化深度交流,7月8日至7月28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融通,观古鉴今”国学经典立自信——外文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