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外文化融会贯通 国学经典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3-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外文化深度交流,自7月8日起,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融通,观古鉴今”国学经典立自信——外文翻译学术实践团队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宣传活动。实践团队与外国友人共同探讨中国服饰文化、学习传统象棋技巧、阅读国学经典,并通过辩论赛、外文翻译等多种形式研读经典著作。
友好交流,引导外国友人走入中国文化
活动前期,实践队员们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不同的外国友人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兴趣差异,在初期的活动设计、道具采购、宣传方式上都有所区别。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汉服作为汉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服饰,包含着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美学。活动开始,实践团队邀请外国友人Shradha体验中国传统汉服文化。手举苏绣团扇,衣袂飞舞飘扬,游历苏州园林,汉服体验为Shradha推开了一扇通往华夏传统文化的大门。同时,实践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经典棋文化,融汇西方博弈竞技理念,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象棋的由来、规则。一次象棋切磋,贯穿着世界青年的深厚友谊。
活动以来,实践团队成员不断创新发扬国学经典文化形式,力求为成员们带来深刻的国学文化体验,探索国学精粹传播新途径,获得扎实的实践效果。7月12日,实践团队成员邀请外国友人一起阅读国学经典,共赴国学盛宴。
泱泱华夏,千年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了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精深;细览《史记》《资治通鉴》 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
团队成员们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将原本对于外国友人来说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转化为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智慧。含英咀华,漫润书香,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浓厚的国学气息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论点争锋,全英辩论悲喜之争
活动举办到后期,团队成员已经与外国友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此刻,世界青年由国学经典紧紧联系在一起。队员们一同举办了全英国学主题辩论赛——《西游记》是悲剧还是喜剧?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队员们将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带到辩论的赛场上,将宏大的理论转化为细微的“切口”,在探讨古典名著的同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根植在青年一代的心中。
在辩论过程中,辩手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深度思考,即孙悟空获得了天庭的地位与斗战胜佛的称号,是否能够代表着他获得了世俗所认可的自由,他是否真的自由。针对这个论点正反双方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外国友人通过自身成长的文化环境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理解并阐述了自由的定义。双方以议会制辩论形式,辩论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悲剧还是喜剧,创新文化传承弘扬的形式。本次辩论结束后,成员们对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慢慢掌握了如何用英语表达观点、阐述对西游记不同角度理解的方法。
外文翻译,国学经典无边界
8月1日至8月19日,实践团队成员阅读多本国学经典,立足“100本大中华文库”,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经典为载体,以国学经典走向世界为目标,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国学经典文化,体现“大美中国”;并将部分节选段落翻译成多类外文,以外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融会贯通。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总结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及本次实践的收获,一位团队成员发出号召:“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将国家的经典文化精粹传播出去,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国学经典薪火相传,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实践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在传承国学经典、向世界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上所肩具的重任。增添萤火之力,以实际行动助力文化融通。
 
作者:代吴忧 李璐咏 来源: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融通,观古鉴今”国学经典立自信——外文翻译学术实践团队
  • 【暑期实践活动】大学生追寻革命足迹,弘扬民族精神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
  • 08-20
  • 小龙虾,大致富——乡村振兴安理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