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迅速的今天,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有关数据显示,各地群众因突发意外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导致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生活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屡见不鲜,抓住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能减少伤残情况,甚至挽救生命。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为实施有效的救援,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是十分有必要。为深入了解当地对于日常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于雷州市高山村展开急救知识调查。 本次调研考虑到村中老人孩子居多,以走访问卷的方式进行开展。在调查访问中宣传正确的急救知识。本次调研共收取问卷51份,其中以30岁以上群众为主,占54.9%,7-18岁的人群占比33.33%,18-30岁的人群较少,占比11.76%。调查的内容以日常急救处理方法为主,包括擦伤,扭伤,烧烫伤等。在调查期间,我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就统计结果的说服力征求了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此次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意外伤害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60.78%家庭的孩子喜欢外出玩耍,并且大部分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在这方面的调查中,调查群众普遍对于意外伤害有了解,大部分通过电视,手机,收音机等形式进行了解。也能认识到身边的安全隐患。对于意外伤害的类型,主要发生事件有着一定的的认知。但是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不了解甚至有错误的处理。
2.急救处理方法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于日常急救知识的处理存在很大误区。
儿童跌落后的处理方法 |
禁止移动 |
翻看孩子伤势 |
不知道 |
37.25% |
44.07% |
15.69% |
如图所示,大部分选择了翻看孩子伤势,这种贸然的处理方法会有隐患,若是发生骨折的情况,翻动孩子会导致出血等更加严重的伤势。除此以外,对于烧烫伤的处理办法在结果中也显示有较大误区。经过访问,选择直接涂抹药膏的占大多数人。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处理办法,在不经过降温后涂抹药膏会导致热量不外散,进而持续破坏皮肤组织。并且伤害更加深入。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首先进行冷水持续冲洗降温,待完全降温后消毒,涂抹药膏。
3.急救知识的了解途径少,并且存在误区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村民的急救知识来源于电视,收音机等,这种知识获取形式存在局限性,并且电视媒体中也存在错误宣传的可能。在走访中,一些村民表示急救知识大多源于生活经验,生活常识,但也正因如此,错误的常识大家传播,导致这样的错误处理办法成为了大家认可的“知识”。由此可见,乡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医疗知识的普及。同时,调查发现,学历高的群众普遍对于急救知识有着一定的认知,对心肺复苏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也与与教育程度挂钩。 急救知识的普及是未来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必然趋势,在本次调研中显示,在乡村的急救知识普及尚未完善,希望在未来我们一起努力,未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郭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