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关于老年群体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关系的调研

发布时间:2023-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关于老年群体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关系的调研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对于老年群体健康的关注也日渐提高。而大脑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脑的健康时刻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促进老年群体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提高老年群体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发展,团队深入多个省市,对60周岁以上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分析老年群体认知水平现状并做出预测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老年群体 认知水平 口腔健康 相关性 问卷
第一章 调研背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团队通过走访各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宣教、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老人的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在社区加强老年健康知识宣讲和实地演示教育,更是要在增强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同时,加强老年人群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指导等,积极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讲座、老年营养结构宣传、老年心理抚慰等活动。
认知水平是指大脑保持完整性,并且没有较明显的神经系统与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过度焦虑等。当一些脑部疾病对大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时,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发生严重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表明,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此外,《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每3秒钟新增一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这是十分庞大的数字。一般来说,脑部可能会因为基因、生化、内外环境、物理等多种因素出现各种类型的改变,如常见的认知水平降低、脑卒中、偏头痛,以及在不同年龄段出现的心理疾病,如抑郁、过度焦虑等。脑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
而口腔疾病是影响老年群体口腔内健康和机体整体稳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的清洁与功能完整都是百岁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基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团队以60周岁以上老年群体为主要调研对象,以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这两大重要问题为调研核心,并设计调研问卷,基于数据得出结论。
  • 调研目的
团队以60周岁以上老年群体为核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 2.8 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 19.8%,我国正处于由快速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迈进的阶段。此外,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人群的预期寿命也在逐渐提高,如何使老年群体健康、舒适的度过晚年成为了养老事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而脑健康(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是决定老年群体生活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团队通过所收集的数据,分析60周岁以上老年群体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的关系,并根据数据并提出合理建议,助力老年群体健康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调研方法与优势
1.调研范围
团队聚焦江苏省,立足南京市、徐州市辐射周边,共覆盖江苏、山东、浙江、广西、新疆、江西、青海、海南等八个省、两个自治区,扬州、宿迁、济南等30余个城市,共走访400余位老人家中进行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的调研与基础知识的科普。
2.调研方法
团队采用上门入户线下实地调研与线上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团队使用的认知水平调研问卷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包含“记忆”“绘图”“联想”等多种方式,多方位评估受试者的认知水平。团队基于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分析初步得出老年群体认知水平水平与口腔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次分析其中潜在的原因,通过提升老年群体口腔健康的方式进一步促进老年群体脑健康(认知水平),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三章 认知水平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的老年群体中,年龄最小为60岁,年龄最大为94岁。平均年龄为68.97岁。
通过调研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1. 在所调查样本中,口腔衰弱老人占比72.2%,口腔健康老人占比27.8%。
2.在所调查样本中,身体机能(如步行速度、手握力、躯体活动等)健康的老人占比33%,衰弱前期老人占比37.1%,衰弱老人占比29.9%。
3.在所调查的样本中,不存在认知问题的老人占比17.6%,存在认知问题的老人占比82.4%。
4.在所调查的样本中,以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口腔衰弱、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口腔衰弱(OR=2.227,95%CL:1.210~4.284),60~69周岁组(OR=0.421,95%CL:0.226~0.785),70~79周岁组(OR=1.142,95%CL:0.237~5.503)。
第四章 认知水平与口腔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数据分析口腔健康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得出以下关于口腔健康对于认知水平的作用。
1.口腔健康对大脑健康的影响
日本Satoshi Yamaguchi博士发表在《神经病学》上的研究说明了老年群体口腔健康与脑部健康存在一定关联。研究发现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7周岁)牙齿的数量和牙龈疾病的情况与大脑左侧海马体的情况有关。患有轻度牙齿疾病的人,因为少一颗牙齿增加的大脑萎缩概率,相当于大脑衰老约1年;相反,对于患有严重牙齿疾病的人来说,多一颗牙齿所导致的大脑萎缩程度的增加,相当于大脑衰老了1.3年。即对于患有轻度牙龈疾病的人来说,牙齿越少,左侧海马体的大脑萎缩速度就越快。对于患有严重牙龈疾病的人来说,牙齿越多,大脑同一区域的脑萎缩速度就越快。
2.口腔健康对脑部疾病的影响
口腔是否健康与认知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比如,牙周炎作为最普遍的口腔疾病,早期表现不明显,只是牙龈在刷牙时容易出血、口腔有异味、牙龈存在红肿。但随着牙周炎的发展,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结果。部分人还未进入老年期,牙齿就出现了损坏甚至是残缺,这就可能是牙周炎引发的结果。除此之外,相比于口腔健康的老人,存在牙周炎的老人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更高;而且认知水平不高的老人普遍的口腔内存在比认知正常老人更多的疾病,如牙槽骨丢失等。这证明牙周炎与认知水平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联。
口腔炎性疾病危害大脑的可能存在影响很多,例如,由于屏障(血脑屏障)受损的影响,导致大脑健康受到影响,口腔内部分细菌与体内微生物相互作用导致了机体的失衡,影响脑健康。
与之相关的疾病还有例如缺牙与认知障碍、口腔卫生与中风、脑出血等的关系,都表明了老年群体口腔健康与大脑健康的关系。
第五章 应对建议
1. 加强慢性病的筛查、预防与治疗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控制,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加强医防协同,坚持中西医并重,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当今的许多老人十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除了社区统一规划的健康体检之外,也常在家中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并根据自身检查结果调整生活方式甚至是服用药物等。事实证明,定期体检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更可以帮助老年群体时刻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2. 改善饮食结构
国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是证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水平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膳食结构逐渐完善,国民营养也得到逐渐的改善。随着健康知识的科普,老百姓健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均衡饮食是维持机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科学、均衡的饮食是保持营养平衡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科学而明智的饮食结构。身体机能差、患有不同疾病的老年人必须保持科学均衡的膳食结构以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还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提高身体耐受力,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更可以保持精神的愉悦,提高生活的舒适程度。
3. 加强体育锻炼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60%的健康生活是由个人的生活习惯决定的。当人们变老时,身体机能会逐步降低,新陈代谢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身体功能改变、免疫能力下降等症状,不同的疾病也会带来不同的伤害。在目前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生活时间越来越长。所以,选择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安全、健康的体育锻炼会让老年群体的生活更快乐、更有质量。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影响生活质量。
4.增加外出与社交
2022年,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确定。在这方面,充分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和其他与老人健康相关的方面,老年群体的家庭和个人也需要进行与老年人社会活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习了解,这是积极解决老龄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有的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活动对老年人的健康、消费甚至主观幸福感都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缺乏社交互动会导致大脑中缺乏有效的刺激,从而增加发展维度的风险。与那些经常进行外出社交活动的老人相比,没有社会关系的老年人大脑的活跃程度较低。
此外,依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老年群体加强外出与社交可以促进思维的活跃,减少回避性情绪,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此外,适度的社交也可以维持大脑的健康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5.加强家庭成员在其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已经从传统的大家庭转变为人数较少的小家庭。但作为老年人的父母,在思想、生活方式上仍旧无法完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由此会衍生出一些适应性问题。
家庭成员作为老年群体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其作用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应多给予老人一些关注与耐心,及时发现老人身体上、心理上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此外,家庭中年轻人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在老人生活适应的过程中应作出更多努力,帮助老人适应社会的变化,做好基础照护工作,可以有效增加老年群体生活的幸福指数。
5.加强科普宣传
健康知识的缺乏和对基础健康技能的不熟悉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健康中国重大行动之一。公众健康科普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即使是老年群体也越来越习惯于从互联网上学习知识。借助这一高效传播的媒介,相关工作者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基础医学知识传授给大众。通过直播、漫画、趣味竞赛等形式,线上与线下结合,将基础健康知识科普给更多人,让有需要的人通过网络,掌握更多健康常识。
与此同时,加强线下社区中科普活动的力度。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角度,运用多种形式将健康知识深入社区老人的生活中。
6.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与大脑认知训练
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的检查是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部分老年群体由于行动力下降,对于口腔健康知识了解不足,无法确保口腔内部的清洁,定期的检查、清洁、修护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提高认知功能,促进日常生活中的独立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的认知训练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与此同时,训练者的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表现在提高记忆力增强、联想能力上升等,认知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包括短期记忆和较长的记忆力,提高语言和沟通技能,提高理解和表达技能支持问题解决的方案,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第六章 总结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情况下,老年群体口腔健康与认知水平是决定老年人健康程度与生活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健康先行,团队通过健康体检收集基础数据,通过健康宣讲科普知识,通过对60周岁以上老人口腔健康与认知水平数据的收集、分析,通过平均数、频率、回归分析等多角度得出口腔健康与认知水平存在一定联系,并通过资料、文献的查阅分析深入的原因。团队依据所分析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助力养老事业的发展。
 
作者:余嘉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
  • 太行山脉青年行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渠远·任重”实践队在暑假开展“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宣讲活动。团队成员将志愿宣讲与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
  • 08-20
  • 在行走中感悟红旗渠精神
  •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渠远·任重”宣讲团走进红旗渠精神纪念馆、青年洞等地,身体力行地感悟红旗渠精神
  • 08-20
  • 石大最佳实践队社会实践(二)
  • 石大最佳实践队武帅来到了黄泛区农场史馆,这里是回顾历史最好的地方;大门的上方镌刻着一行溜金大字——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场
  • 08-20
  • 石大最佳实践队社会实践(一)
  • 为贯彻新时代新思想,学习党史和红色革命精神,培养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作风品质,石大最佳实践队宁夏分队来到了宁夏回族自
  • 08-20
  • 江科大学子手绘乡村:我寄青春与乡村,向党迈进振兴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