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东财大青年突击队亲历乡村振兴样板 汲取第一手经验

发布时间:2023-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曾嘉玲)近日,广东财经大学青年三下乡队伍实地走访了江门市两个乡村振兴建设代表——良溪村和五洞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地调研旨在亲身了解基层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宝贵的乡村振兴调研经验。
良溪村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我们与村委会和村民进行了详细交流,深入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在驻村助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运石塘、罗氏大祠堂等古建筑,感受到了这些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团队还参观了正在修建的良溪村村史馆,这标志着良溪村正在大力弘扬本村历史文化,发掘村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友好交流 曾嘉玲供图)
 
(图为良溪村驻村助理为我们介绍讲解当地著名的运石塘建筑 曾嘉玲供图)
五洞村位于江门市棠下镇北部,是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优秀代表。我们采访了五洞村村委会,深入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规划以及发展牛肉产业的经验做法。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实地参观了五洞牛肉馆,亲眼见证了五洞村是如何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牛肉产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乡村振兴路径。团队还采访了当地居民和知名牛肉餐馆的老板,听取他们关于牛肉产业发展的看法。
 
(图为五洞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牛肉博物馆背景下接受我们的采访 曾嘉玲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最知名牛肉餐馆的老板了解五洞村的牛肉产业 曾嘉玲供图)
这次实地调研让广东财经大学青年三下乡队伍深刻认识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良溪村通过弘扬历史文化、发掘乡土资源,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五洞村则通过凝聚村民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使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两个村都注重因地制宜、立足本地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
我们从这次调研中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和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弘扬老一辈人的创业精神,秉持中华民族“敬业乐群”的价值追求和“求真务实”的人生信念,真心投身到本地的乡村振兴事业中。通过持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体验,广大青年将成长为了解农村、热爱农村、能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崭新篇章。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见证了良溪村和五洞村乡村振兴的成果,也获得了宝贵的感悟和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关注乡村振兴,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农村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一个繁荣兴旺、富有活力的地方。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体验,努力成为了解农村、热爱农村、能够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栋梁之才。相信在广大青年学生的努力下,乡村振兴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曾嘉玲 来源:曾嘉玲
  • 广东财大青年突击队亲历乡村振兴样板 汲取第一手经验
  • 丽水学院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温暖夕阳,爱在继续”暑期
  • 长征源头悟初心,于都河畔再出发
  • 长征源头悟初心,于都河畔再出发
  •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4日至7月10日,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征源头悟初心于都
  • 08-15
  • 学习白求恩精神
  • 学习白求恩精神
  • 为缅怀白求恩同志,弘扬白求恩精神,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追忆英雄故事中感悟精神真谛,电力系赴革命基地社会
  • 08-15
  • “公济卫民”志愿服务队赴济宁市文化中心开展 “非比寻常,
  • 红色郎家村,文明百家院
  • 红色郎家村,文明百家院
  • 7月17日,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吴滩乡行,助力郎情”乡村振兴促进团抵达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08-1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