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蓝色海洋始于行

蓝色海洋始于行

2023年7月8日,浙江海洋大学海工学院“情系海洋,心寄发展”生态文明实践团参观了东沙古镇海洋渔业博物馆,海洋博物馆位于美丽的岱山岛上。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海洋文化以及海洋科技等内容。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洋的奥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海洋的神奇之处。
 
图为团体照
我们看到了许多海洋生物标本包括稀少的浸制鱼类标本、较大型剥制标本海龟、海豚、海豹、海狗、真鲨等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剥制标本。这些标本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领略了海底生物世界的精彩。
图为参观海洋生物模型
实践团成员查阅资料、查询相关新闻数据,我们发现——隐藏在海洋世界背后的一面。据了解,每年约有1500万海洋生物死于海洋垃圾!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海洋垃圾已是公认的“杀手”,而目前为止最常见的海洋垃圾类型就是塑料。近几年我们总能从社交媒体上看到海洋生物深受海洋垃圾危害,过去有一则新闻就像我们展现了此种惨状。在挪威西南海岸,一头鲸接二连三地往陆地上扑,似乎是“一心求死”,想在岸上搁浅,死后经过解剖,人们找到了让这头庞然大物如此痛苦的原因:在它的体内,有大约30个大小不一的塑料袋!
参观结束之后实践团成员到达海边进行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发现目前舟山的海边环境较为整洁,但仍然在一些海边发现了少量垃圾,垃圾来源可能是游客遗留或者海水冲到海边。实践团成员在学习参观并且深入了解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后,自行展开捡拾海边垃圾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该地点的垃圾多为饮料瓶、垃圾袋,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清理,实践团成员捡拾两大袋的垃圾,还海边环境一份干净。
图为沙滩上的垃圾
作为制造了这种状况的人类,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改变这种现状,例如捡拾海边垃圾、少用一次性餐巾纸、木筷子、纸杯,不用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让海洋环境变得更好。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我们,也孕育了其他的海洋生物。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经过此次实践团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无论是海洋哪一种姿态的美,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让我们行动起来,好好维护我们的自然家园!
 
时间:2023-07-27 作者:徐乐,赖思敏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工程装备学院情系海洋,心寄发展实践团 关注:
  • 蓝色海洋始于行
  • 西北大学“叹为观纸”护卫队|走进丹寨石桥村:探寻苗族非遗
  • 以青春共“葡”发展 以本领同“萄”振兴
  • 多彩墙绘进葛巷,美丽乡村展新颜 ——南京工程学院经管院“
  • 梨花通古村,古韵问邹堂 ——广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助力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