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南大学“健康湖湘·社会急救科普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根据《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我国每10万人中有97人会不幸经历心脏骤停,公众实施心肺复苏比例仅为17.0%,而公众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率不足0.1%。近年来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亟待全社会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是在全社会范围减少心脏骤停死亡率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健康中国”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普及急救知识,增强全人群急救能力,形成“全民学急救,全民懂急救”的良好风气,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同学们成立了中南大学“健康湖湘·社会急救科普实践团”,旨在通过对校内外群众开展科普宣讲活动,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该团队依托于中南大学湘雅急救导师队的“讲师+助教”模式,即主讲队员讲解的同时由助教队员进行实操演练,通过视听结合、规范演示、交互问答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让群众明白每个流程的意义,更快地掌握急救知识要领。
(实践团“讲师+助教”讲解模式)
2023年7月5日晚19点,实践团的队员们来到中南大学毓秀楼心理团辅室,为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们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宣讲。韩开、齐心悦两位队员作为此次宣讲主讲人,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脏骤停的症状表现、可能病因,以及未得到及时救治后的严重性,由此引出了“黄金四分钟”的概念。
“黄金四分钟就像是一扇紧闭的大门,背后是患者生命的重要时刻。当一个人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时,这扇门缓缓打开,只有四分钟的宝贵时间给予我们去救援他们。在这四分钟内,每一秒都显得无比宝贵。”韩开同学说道。心脏骤停的严重性是按照秒来计算的,十秒钟患者会倒地不起,三十秒出现抽搐,一分钟失去自主呼吸,而最关键的:在四分钟后脑细胞会开始死亡,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在四分钟内给患者以及时的CPR(人工心肺复苏),有六成的几率可以把患者救回,足以说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齐心悦同学向大家强调:“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同时确认已做好自我防护,是开展心肺复苏的第一步。从最初的环境判断,到后续的意识与生命体征判断,这些动作要求在十秒内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患者颈动脉搏时,只能用两根手指接触患者,这体现了对他们的人道主义关怀与尊重。
(助讲队员模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判断)
在开展胸外按压前,需要确保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按压的手法、频率、力度也都有讲究。对于成人推荐按压深度5-6cm,儿童为3-4cm,婴幼儿则选择用手指进行按压。“这让我们体会到医学的实事求是与精确,多一厘米,是对患者的伤害,少一厘米,则是关上了一扇希望的门。”韩开同学补充道。
(主讲队员讲解胸外按压标准手势)
“心肺复苏,顾名思义,要完成心与肺的功能,胸外按压完成了心的部分,而人工呼吸则是完成肺的任务。”齐心悦同学继续提醒道:“开放气道前要检查患者颈部是否有损伤。完成一系列判断无异常后,方可进行人工呼吸。”
(学生尝试练习开放气道操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了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对着模拟人进行实操,亲身感受CPR的完整流程。助教队员强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患者,急救时解开患者衣物,急救后需要将其回归原样。
(实践环节队员在一旁答疑解惑)
“本次急救科普让我们体验到了CPR的操作手法,第一次上手还是会有点紧张,但我觉得今天这一个半小时特别有意义,让我收获了不少有用的干货。”来自中南大学计算机院的王同学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活动前期的宣讲对象主要是来自中南大学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尤其是暑假即将奔赴外地支教或参加其他暑期实践的同学们,我们希望借此提高大家的急救知识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目前看来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远超出我们预料。”实践活动负责人赵宇航同学说,“后续,我们还会走出中南,去中小学,去社区,去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预计在暑假将开展30余场类似的活动,受众群体将达2000人次以上。”
(实践团队员合照)
据悉,实践团近期已在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开展了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宣讲培训受众多达600人次,回收活动调查问卷达100余份。
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将根据每次活动复盘和问卷结果,总结经验和不足,加强技能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灵活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讲解的专业水平,通过开展更多的急救知识科普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到急救志愿服务中来,形成和谐互助的社会风尚。
 
时间:2023-07-25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播撒文化火种,共筑“潮”梦之根
  • 【社会实践】红色景点打卡——渡江胜利纪念馆
  • 艺术疗心: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寻求自身情绪绽放精神之花
  • 湘西爱心支教||身体力行勤浇灌,支教花开别样红
  • 滴滴米酒,点点真情
  • 滴滴米酒,点点真情
  • 贵州省雷山县乌东村,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泉水潺潺。乌东米酒,是由乌东村苗族人民和雷公山山泉水共同合作而产生的结晶
  • 07-25
  • 中南大学“健康湖湘·社会急救科普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 童心永向党   紧跟二十大
  • 童心永向党 紧跟二十大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支教志愿者和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 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