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河海大学三下乡:访寻徽州文化,探索发展之路

为响应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7月18日—22日,河海大学商学院“徽州地域文化传承与转型调研实践团”赴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并与西递镇政府、非遗传承人开展座谈,一起探寻文化发展的新方式,努力为其它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型。
游览文化展馆,采撷徽州英华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调研的第一站:徽州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徽州建筑”、“徽州艺术”等众多板块,欣赏了享誉全国、风格儒雅的徽州传统艺术和工艺品,学习了不怕挫折、执着追求的徽商精神,感受了徽州建筑的独特魅力……其中,“徽州三雕”以它们高超的艺术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实践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它们不仅提升了徽州建筑的艺术魅力、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还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情趣、扩大了他们的审美领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参观)
 
 
了解非遗文化,感受时代脉搏
7月19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调研的第二站:敦本堂。在这里,实践团成员见到了徽州三雕(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汪德洪先生。汪先生在当地文化氛围的熏陶下,16岁时起便拿起刻刀。2007年,成立了黟县守艺人徽雕传承中心。他作为徽州木雕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已经制作了包括被海军“安徽舰”收藏的木雕作品在内的诸多优秀木雕作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匠人。关于徽州木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首先介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非遗技艺的保护策略,例如改善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借助媒体扩大影响等。现在,非遗文化正从传承转向传播:非遗文化传承中心与大学联合办学,让非遗走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非遗的种子;创办非遗技校,将非遗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使徽州三雕得到更长远的发展。随后,汪先生还和实践团成员交流了自己在雕刻实践和文化传承中的所思所感。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愿意静下心学习手艺的人日益减少,汪先生非常惋惜。他强调要守住初心,保持对传统工艺的热爱;成为“守”艺人而不仅仅是“手”艺人,“以古为师”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最后,谈到日益发展的机器雕刻对手工雕刻的冲击,汪先生坚持认为机器制品只是非遗技艺的衍生品,不同于手工雕刻品具有机器制品无法比拟的收藏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通过这次座谈,实践团成员加深了对非遗发展历程及现状的认识,了解到非遗传承道路的曲折和艰辛,增强了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汪先生合影)
 
倾听群众意见,汲取时代声音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调研的第三站:宏村西递,并开展问卷调查。实践团成员走访于街头巷尾,收集调查问卷,调查群众对徽州文化的了解程度,征集群众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实践团成员们共收集了线上线下共2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被调查人员了解过徽州文化,大多数游客愿意游览徽州地域文化代表性景点,徽州文化在宣传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由此可见一斑。受访群众也积极为促进徽州地域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多数建议采用“文旅+”的方式,有效利用网络媒介,同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弘扬徽州地域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宏村进行问卷调查)
 
聚焦徽州发展,探索未来之路
7月21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调研的第四站:西递镇人民政府,并与西递镇副镇长涂昊先生进行座谈。他从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政府在地域文化传承与转型中做出的努力。如针对不同保护等级的建筑,分别采取修复、保护、开发的策略,来维持建筑群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开展楹联征集活动和研学旅游,在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将传统文化经济转化的同时,深挖徽州楹联的教育意义,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持续深入的发展动力。他认为西递宏村作为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并不能使游客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采用多种方式去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对于如何把控商业化程度的问题,他提出政府采取控制旅馆的数量、限制当地居民对房屋的过度改造、规范商店的招牌等措施,努力保留村落古朴的风貌和深厚的底蕴。此次座谈中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虚心请教,进一步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政府政策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涂镇进行座谈)
 
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徽州地域文化,探讨了徽州地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意见和做法。徽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它的传承与发展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值得每一位愿为文化传承与发展奉献力量的人学习借鉴。
 
 
 
 
 
时间:2023-07-25 作者:汪至乐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播撒文化火种,共筑“潮”梦之根
  • 【社会实践】红色景点打卡——渡江胜利纪念馆
  • 艺术疗心: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寻求自身情绪绽放精神之花
  • 湘西爱心支教||身体力行勤浇灌,支教花开别样红
  • 滴滴米酒,点点真情
  • 滴滴米酒,点点真情
  • 贵州省雷山县乌东村,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泉水潺潺。乌东米酒,是由乌东村苗族人民和雷公山山泉水共同合作而产生的结晶
  • 07-25
  • 童心永向党   紧跟二十大
  • 童心永向党 紧跟二十大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支教志愿者和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 07-25
  • 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心聚合力,为爱玉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