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志愿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元宵节日活动,作为志愿者协助他们的工作。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从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提升自我,了解了社区基层工作以及体验到了处于节日中人们的欢喜。从本次实践活动中更加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加了解社会。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的收尾,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为弘扬民族文化,营造传统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大武口人民路街道建设社区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与社区居民共同欢度元宵佳节。
  在活动前,帮助工作人员挂好灯笼并将带有谜题的纸张挂在灯笼下。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因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响应的人很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大不大,浑身是画,背个纸袋,走遍天下——打一生活用品。”猜灯谜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民俗传统,为营造浓厚氛围,社区张灯结彩,一排排红色灯笼下挂满五彩谜题,内容包含民风民俗、党建廉政和生活常识等,居民们边猜谜语,边学习知识,一同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活动通过文体娱乐等方式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增加了节日氛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邻里关系和睦。
  除了猜灯谜活动外,还有大展宏“兔”,纸杯扣“福”,守福待“兔”,妙手贴“福”等老少皆宜的游戏让现场热闹异常。在妙手贴“福”环节中,居民需要蒙着眼睛转三圈后将自己手中的兔鼻子贴到对应的位置上,参加活动的大多为老年人和小孩子,作为志愿者在旁边帮助老人小孩完成此活动,并防止他们因此摔倒。守福待“兔”环节,居民需要将挂在绳上的气球拿下来扎破查看里面的纸条是否有奖。我帮助了其中个子较小够不到气球的小孩子和不敢扎破气球的老人。在纸杯扣福中帮助工作人员搬桌子,以及摆好道具,帮助工作人员数居民的比赛结果。在后来居民兑换奖励时,维持秩序,预防发生推搡事件。 在活动结束后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现场,帮助摘掉现场的灯笼,清扫现场垃圾。
  假期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能,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经过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增加了与外界的交流,让我们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加深了我和社区老邻居的感情,拉近了我同一小区居民的距离,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义,明白了成才是唯一出路和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真正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舞台很大,天地广阔,更多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建立完善价值观,形成更加成熟的价值体系。也更深切的感受到了疫情开放后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现状,在这次活动中了解的更加深刻,亲身感知。促进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把书本知识和社会需要衔接起来的能力,也明白了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我们才能走进城市、乡村,才能使我们对人民群众有亲身感受 。
 
时间:2023-02-05 作者:王佳楠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深入发扬二十大,实践走入民众
  • 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实践先锋队围绕“学习二十大,实践当先锋,奋进新征程”实践主题,团队队员前往成都市、雅安市、内江市、绵阳市
  • 02-05
  • 山东大学“柠檬车”调研团成员赴河南开展调研
  • “习常事·悟家风”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家国情怀,涵养时代新风新貌,根据《关于深化新
  • 02-0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