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实践报告
何为实践的意义?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本就不是固定的形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感兴趣或擅长的实践活动进行短时间内的亲生体验。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对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与社会的融入能力、积累更多的交际经验和技巧,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后,大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社交的基本能力,即决定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成员闫露心、郁雯静、杨淞钦、强宇欣、熊思韵、章悦、徐露、周会在暑期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便民利民服务、创建文明城市等社区实践活动,与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帮助独居老年人代买生活用品等;剩余成员张一涵、燕晓洋、武天乐、许诺金、殷若熙参与疫情防控、行程监控、地区排查、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负责外来人员进行五天三检通知。
首先是实践团队成员周会到达乡镇参与了污水治理调查,她说:“以前只在电视上听过关于水污染的新闻,我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过深的研究。”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村干部带领实践成员调查了污染来源,污染严重程度以及如何治理如何防治。实践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大家对水污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村干部下乡进行污染源头的调查,挨家挨户对村民家中用水问题以及平时垃圾处理的办法,成员看到的是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鲜明的对比,喧嚣与宁静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和村民交谈过程中体会到的是淳朴和热情。村民也十分配合村干部展开的一系列工作,这样的相处模式是让人羡慕的,良好的配合也让干部们在短期时间内寻找到了真正的污染原因,短时间内快速解决了污染问题,也是大学生们需要学习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习书记主张应该多创造机会让青年学生们认识社会,在实践中把握自己,不要认为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高超、万能的,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与此同时,也有成员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可以是点亮青春的北斗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国情、民情和我们所处的一个社会定位。习近平在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曾说道:“伟大梦想,伟大使命,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成员亲身体会了管理庞大的社区背后的辛勤工作,武天乐这样描述她的社会实践:“连续做了三天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冒着夏季的高温,虽然半天结束后,全身是汗,十分疲劳,但是居民都十分配合,工作很顺利,也很开心。”
通过她一个星期对于工作的了解,发现社区的工作不仅仅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沟通,更需要工作人员的耐心和细心。社区居住的多半是中老年人,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并不熟悉,所以需要志愿者耐心的指导。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就繁琐的工作变得严谨和紧张。社区工作人员带领成员进行上门服务,呼吁身体状况允许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社区居委会的成立对于辖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益事业等方面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成员们充分了解了志愿者工作的劳累,也很感恩他们的奉献。
成员们在自己的感悟报告中这样写道,暑期的社会实践,让休闲在家的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职业体验,短短的七天,跟随着社区工作者慢慢融入了他们的工作之中,耐心解决各居民所提出的居住问题,为独居的老人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电话询问外来人员的详细情况,已经成为我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居民脸上洋溢出来的笑容也成为了我工作下去的动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主动去了解职业的艰辛,是这次暑期实践最大的收获,实践期间,跟随社区工作者辅助医护人员完成所有单元楼的核酸检测,面对炎炎烈日,耐心向各户主讲解如何获取核酸检测码,帮助老爷爷老奶奶注册应用以便于核酸结果的查询,汗流浃背,即使在太阳最强烈的时刻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在一声声道谢之中逐渐放弃了这个念头,变得愈发有干劲,和医疗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打成一团,从他们的身上体会到了异于大学生的感受,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他们工作的本心,不管面对多么苛刻的人,他们能够用温和的方式去解决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达成其中一放的目的,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之处,为以后的进入职场进行铺垫,同时,每个行业,都是非常辛苦的,医护人员需要面对各种病症的患者,并且为其解答不解之处,责任感也就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责任感,向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将为人民服务贯彻于工作之中。
强宇欣以团队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家乡所在地区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的“青穗返乡计划”,并以一名青年大学生的身份开启了与自己的社区为时一个月的“近距离接触”。
在社区的这一段时间,成员积极深入基层活动,参观社区建设,参加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各项便民活动,如为社区老人提供的一系列关于垃圾分类、急救知识等生活知识的科普讲座,体验社区书画室、亲子阅读室为有需求的居民带来的便利。在社区丰富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在二十天中,短暂脱离校园生活,返家乡,感受社区为居民带来的亲切体验。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也尽自己所能协助社区工作,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在社区的疫情防控中提醒居民扫场所码、帮助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在社区活动中与居民近距离接触,帮助居民完成参与的各项活动,分发小礼物等。点滴的行动,为社区发展贡献了自己一定的青春力量,也为身边的居民展现了青年的志愿精神。
在此次暑期的返家乡实践活动中,深刻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生活,看到了家乡基层的发展与治理和基层为民服务、百姓信赖基层的双向箭头。这次与家乡的“近距离接触”,拉进了成员们与家乡、与家乡的居民间的距离,也为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建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带着新生力量的激情与热血,我们将继续发扬志愿精神,提升个人能力,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继续为家乡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活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志愿精神及志愿服务活动,是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彰显这现代人积极关注和协调自身和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之余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对促进和提升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家通过和不同成员的资料分享与感悟,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逐渐地会主动与人沟通,提高了社交能力和自主能力。尤其在疫情排查活动中,我们不但体验到防疫人员的辛苦,而且在我们的努力下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这些活动让我们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中获得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一份力。我相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为国家的美好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间:2022-08-30 作者:杨淞钦 来源:具体实践内容 关注:
- 南信大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篇
- 今天是做志愿服务的一天。我联系熟悉的朋友,争取了在当地小学生夏令营中志愿服务的机会,向大家科普苏北地区农产品知识,提高大家的珍
- 08-30
- 豫在今夏,从“心”出发
- 为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奉献于社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杉支教团豫在今夏支教队共10名成员于2022年7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