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华南抗战教育史,专家带你重温烽火岁月

2022年8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开展了“砺行谈”讲座,华南教育研学专班何昆亮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武水山乡 烽火弦歌“的抗战时期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的分享。

8月5日,实践队正式开始“砺行谈”讲座的筹备。“砺行谈”主要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文化组与宣传组协作。“砺行谈”是面向华师学生、坪石群众和互联网用户开展讲座的一项直播活动。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微信视频号转播的方式开展。
实践队前期主要的任务有:①列出计划邀请嘉宾名单。②通过邮箱、微信、电话等各种方式邀请嘉宾。③与嘉宾确定主题。④与宣传组沟通制作宣传文案与海报。⑤与文化组沟通确定主持人并制作PPT。⑥设置互动问卷。
 

 
8月6日值7日,后勤保障组的组员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列出计划邀请嘉宾名单以及嘉宾联系方式。计划邀请嘉宾名单中包括了华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中山大学教师、广东省三师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韶关学院教师等。8月8日,后勤保障组组员通过发邮件、发短信、打电话等多种形式与计划邀请嘉宾进行沟通。在邀请过程中,组员们遇到了重重困难。部分发出去的邮件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复;部分邀请得到回复但邀请嘉宾档期排满,无暇参加。最终,在队长层和后勤保障组的队员的共同努力下,8月12日联系到了华南教育研学专班的何昆亮老师。

联系到何昆亮老师后,队长徐鳌杰积极与何老师沟通,向何老师展示队伍往年实践成果,得到了何老师的好评与信任。
 
 
 
在与何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实践队将出现的问题一一化解。对于何老师提出的疑问,队长都耐心回答,为何老师解惑。同时,由于何老师不会使用腾讯会议,副队长钟丽明专门为何老师撰写了腾讯会议使用说明书文件发给何老师,供何老师学习。

最终,在技术问题与时间问题都沟通协调好后,实践队定于8月18日15:30开展“砺行谈”讲座。

在讲座时间确定后,队长积极协调宣传组与文化组配合后勤保障组开展“砺行谈”活动。8月17日,宣传组完成了宣传海报的制作与宣传文案的撰写;文化组完成了PPT的制作、主持人的选定和主持稿的撰写;后勤保障组完成了互动答题题目的设计、直播与录屏的准备和突发情况的排练。
宣传组完成宣传海报的制作与宣传文案的撰写后,实践队大力宣传“砺行谈”讲座,在微信群、朋友圈、贴吧、易班、微博等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并让坪石镇文化站对当地群众积极进行宣传。
 

 
8月18日15:30“砺行谈”讲座正式开始,此次活动的主持人是文化组的刘书睿同学。主持人首先简短介绍了何昆亮老师,紧接着何昆亮老师就开始了精彩的讲座。何昆亮老师分别从①抗战时坪石基本情况②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③中山大学在坪石的科研成就与先师精神⑤烽火逆行坚守教育阵地的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当何老师讲到中山大学在坪石的科研成就的时候,他专门列举了众多地理方面的成就,其中就有岭南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吴尚时先生的论著。





 
何老师的分享结束后,主持人开启有奖互动答题环节,设置了十个问题与直播间的观众进行互动。观众积极回应并参与问答。在统计结果的过程中,主持人播放了实践队制作的“砺知荟”学习视频,引得观众一阵好评。最后,主持人公布获奖名单,然后在对未来的展望中,“砺行谈”讲座活动落下了帷幕。

 
 



 
据统计,直播间点击人数最高达260人次,观众反响热烈,直播活动广受好评。“砺行谈”致力于将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大家面前,由专家学者诉说那段烽火中坚持抗日、坚守教育、进行学术研究或学习的历史过往,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时间:2022-08-28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徐鳌杰 来源:原创 关注:
  • 寻根华南抗战教育史,专家带你重温烽火岁月
  • 赴城南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 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加强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衔接,8月1日到8月9号期间,赴城南社区实践队的成员们积极加
  • 08-28
  • 耕地抛荒不容忽视,青年学生在行动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人均一亩三分地”使耕地成为中国最稀缺的生命资源,也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
  • 08-28
  •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呈现 ——基于对宁
  • 三下乡心得体会报告
  • 盛夏的七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指导
  • 08-28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