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校学生会“红途砺行,薪火耀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研学之旅。他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精神,在抗战烽火的回响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探寻:踏访英雄圣地,触摸历史脉动 团队的足迹深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在凭吊与学习中触摸历史的厚重脉搏。
蓝天忠魂铸丰碑 团队来到依山而建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这里生动展现了中国空军勇士和国际援华航空力量并肩作战、血洒长空的悲壮史诗。
在镌刻着四千余位航空烈士英名的纪念碑前,同学们驻足凝望,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刻痕,心中涌动着对和平的炽热渴望与对英雄的无尽缅怀。“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血脉相连的共鸣!”成为团队成员最深切的感悟。
血印凝魂薪火传 团队成员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这座独特的博物馆珍藏着普通民众的抗战记忆。从写着“国难当头”的脸盆、民间武装的土枪,到华侨捐款票据、抗战老兵的手印墙,一件件穿越历史的真实展品,被同学们仔细观摩、用心体验,共同拼凑出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
在馆内,团队集体诵读了总书记对抗战历史的深刻评述,齐声高唱国歌,并在肃穆的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名录墙前深深鞠躬,表达敬意。
团队成员采访了参观者: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坚定地说:“我知道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那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一位南京老人感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我们知道,但很多细节通过博物馆才更清楚。”博物馆的讲解志愿者道出了使命:“把那些不该忘记的人和事讲给现在的人听。”
博物馆莫非主任动情地向团队分享了十余载守护民间抗战记忆的普通却不平凡的经历。他特别提到,最令他动容和自豪的,是一支由普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多年来,这群“记忆守护者”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抢救的紧迫感,争分夺秒地寻访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抗战老兵、抗战文物等宝贵的民间抗战记忆。每一次口述史的抢救,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从遗忘的边缘找回全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普通志愿者的坚持与付出,正是“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在和平年代最鲜活的传承与注解!
传承:红途薪火永耀,新程初心长明 这趟实践旅程,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从蓝天卫士“舍生忘死”的凌云壮志,再到民间力量“永不放弃”的纪实记忆,历史的画卷在眼前铺展,精神的力量在胸中激荡。团队成员不仅丰富了历史认知,更经历了一场直抵灵魂的精神震撼与思想淬炼,让爱国主义的根脉在血脉深处牢牢铸魂。
硝烟虽已远去,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团队成员共同铭记:铭记历史,不为延续仇恨,只为在和平年代坚守初心;传承精神,以更坚定的信念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让英雄的光辉在新时代绽放永恒光芒!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会“红途砺行,薪火耀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