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从“单独二孩”到“三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此背景下,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保障与职业平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为收集多方主体诉求与建议,总结各行业有效措施,从招聘、薪酬等环节剖析职场女性生育权现状与核心矛盾成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她”之名实践队于7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走进国企、私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政府等多地调研,为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保障研究积累一线素材。
国企典范,探寻生育权保障的责任与实践 用访谈探寻实践路径,用观察捕捉创新亮点。带着对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保障的深入思考,实践队员走进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国企的生育权保障现状等问题与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规划设计部部长、妇委会主任赵丽霞女士展开交流。
作为地方国企,该集团将生育权保障融入企业治理,形成了多维度支持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生育保险政策,由人力资源部统筹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工资、社保等各项待遇,为权益保障筑牢制度根基;针对女职工备孕至产假期间的实际需求,提供弹性工时安排,助力平衡工作与家庭;集团还创新设立“工小贝托育中心”,直击职工育儿难题,成为企业治理亮点。
当被问及员工稳定性及女性骨干产后返岗情况时,赵丽霞女士表示,目前集团尚未对女性骨干产后返岗率、留存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做过具体对比,但一直在探索更完善的支持措施,对于国家和地方生育扶持政策的完善,赵丽霞女士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细化政策条款,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与支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保障体系,让生育权保障真正落到实处。
妇联行动,全流程服务守护权益底线 为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真实诉求,以“她”之名实践队走进黄岛区妇联,围绕生育权保障的政策落地、妇联工作实践及社会协同治理等议题开展专题访谈。
访谈过程中,黄岛区妇联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区域内生育权保障的工作框架。从法律法规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具体落实,到牵头联动19个部门制定青岛西海岸新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联动机制、开展志愿律师进企业进行普法宣讲的宣传倡导,再到具体案例中联动人社、司法等部门的权益维护和社会支持,逐一进行解读。团队成员结合前期准备的问题,就生育权保障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如企业招聘存在的隐形性别歧视、男性育儿假的自愿性给女性带来的抚育压力等,与工作人员展开讨论,在现实案例中直观感受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保障的挑战,为后续的调研明晰了可发力以及持续改善的方向。
在社会协同治理层面,团队还通过妇联工作人员了解到当下联动机制实践中人社、卫健、工会等部门的相关工作。如人社部门依托成熟劳动仲裁体系,负责就业歧视监管与干预,为职场女性劳动权益筑牢底线;卫健部门牵头妇女健康查体、两癌筛查及托育服务,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工会聚焦《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落实,开展权益宣传与争议调解;妇联则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整合资源推进宣传倡导、权益维护与社会支持,各部门协同构建生育权保障合力。这为团队成员对当下生育权保障现状的全面认识提供了多维度调研依据。
结束后,队长亓连洁表示:此次调研让大家跳出书本理论,真切触摸到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保障的“现实脉搏”。这场实践让青春力量与基层脉动同频,也让队员们更加明白,唯有扎根现实、体察民情,才能真正理解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成本绞索下,私企生育权保障的图景透视 政策在不同类型企业的落地成效,呈现出显著差异。实践队聚焦职场女性生育权保障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专访,深入私营企业开展专项调查研究。
在黄岛区大型商超内,队员们与20余名一线女性职工展开深度访谈,围绕职场生育困境、政策落地成效及改善诉求等核心问题细致问询。受访职工普遍表示,国家层面的生育保障政策能够得到基本落实,但企业层面尚未推出额外的生育支持措施,育儿托育、弹性工作制等配套服务更是处于空白状态,给平衡工作与家庭带来不小压力。
实践队还通过电话专访洛阳宇鸣有限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介绍,公司严格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女职工产假结束返岗后,会通过适当减轻工作量、安排专项工作衔接指导等方式,帮助其快速重拾工作节奏。在人才招聘环节,公司始终摒弃性别偏见,以综合能力、岗位适配度为核心评判标准,确保每位求职者都能获得平等竞争机会。
此次调研通过多场景走访,生动呈现了私企女性生育权保障的现状差异,为后续推动完善相关支持体系提供了鲜活实践参考。
基层事业单位与司法行政组织的执行韧性破局 作为公共服务的“窗口单位”,事业单位与基层政府的生育权保障实践,直接关系公职女性群体的权益体验。实践队走访的微山岛镇中心小学与微山岛镇司法所,其做法体现了公共部门通过规则优化、法律工具应用在平衡政策刚性与群体需求中的韧性与智慧。
微山岛镇中心小学女教师占比60%至70%,学校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政策,通过提前统筹调课、安排代课人员,保障6个月产假期间教学有序。在职业发展上,坚持“生育不影响晋升”,但“连续三年班主任”等硬指标因产假中断需重新计算,兼顾公平与规范。
在微山岛镇司法所,实践队员了解了其作为基层司法行政组织在生育权保障方面的举措:助力探查中小微企业女性生育权益落实情况;细化产假、生育津贴等政策落地;以常态化普法和维权指引,筑牢基层生育权保障防线,彰显司法担当。
通过在两地的调研,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公共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着力平衡“刚性规范”与“弹性适应”的关系。这种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不仅切实保障了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为构建公平且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范例。
此次为期30天的调研让实践队员走出校园,在与不同单位、不同群体的深度交流中,深化了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实践队收集的多方诉求、行业经验,清晰勾勒出职场育龄女性生育权益保障的现实图景。这些一手资料不仅有助于深挖矛盾根源,更能为政策优化、企业管理改进提供精准参考。未来,期待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举措,缓解女性生育与职业的冲突,让生育政策的善意真正落地,助力女性在生育与职场中实现平衡,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筑牢根基。
作者:赵欣霖 亓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