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组成了“乡村振兴促进团”,踏上了前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先锋村陈家庄的“三下乡”之旅。本次社会实践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深入乡村一线开展生态环保调研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斗门先锋村陈家庄,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既承载着厚重的农耕文明,又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实践团队抵达后,第一时间与村委会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与需求,并明确了调研与治理的重点方向。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队员们顶着烈日穿行在田间与村巷之间,开展生态样本采集和环境现状记录。通过与村干部、村民的交流,团队深入了解了当地在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情况与挑战。随后,队员们结合所学的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知识,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并与村委会共同探讨了垃圾分类收集点建设等环保制度的落地方案。
除了调研与治理实践,团队还面向村民开展了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向大家普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不仅积极提问,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期望。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单纯的调研,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能力上的锻炼。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而生态环境保护正是其中的重要基础。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乡村发展的根脉。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当地正计划发展生态旅游,将优美的自然景观与特色农业结合起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践队员们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宣传、通过短视频记录村庄变化、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的建议。这些交流不仅加深了队员与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
此次“三下乡”之行,不仅让队员们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一位队员所言:“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理念更新和全民参与。我们希望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斗门先锋村的青山绿水见证了这段短暂而充实的时光。离别之际,村民们的笑脸与鼓励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会因为持续的生态改善和产业振兴而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