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躬耕志愿行,见证创新力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云南赛区志愿服务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毕琳
一、实践背景​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多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顶级赛事,是 “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生动实践。2025 年,该赛事云南赛区的冠军争夺赛暨闭幕式在云南财经大学举行。此次大赛以 “我敢闯,我会创” 为主题,吸引了全省 93 所学校、5.86 万个项目、28 万余人次报名参赛,项目内容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我有幸成为此次大赛的志愿者,参与到这场充满创新活力与挑战的赛事服务中。​
二、实践目的​
     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5) 云南赛区赛事,旨在通过亲身投入赛事的组织与服务工作,锻炼自身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以及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同时近距离感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优秀项目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此外,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一份力量,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助力参赛选手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
三、实践单位及岗位介绍​
     本次大赛由云南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等 11 个部门联合举办,云南财经大学承办。云南财经大学在此次大赛的筹备和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大赛的顺利开展,学校精心精细谋划、扎实有序推进,从赛事场地的准备、人员的组织调配到各项活动的策划安排,都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筹备工作。学校拥有丰富的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具备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专业的服务团队,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被分配到的岗位是赛事引导与服务岗。主要职责包括在赛事场地入口处迎接参赛选手、评委、嘉宾等相关人员,为他们指引前往不同区域的路线,解答他们关于赛事流程、场地分布等方面的疑问;在比赛过程中,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在选手进行路演等环节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和技术协助,如帮助连接投影仪、调试麦克风等;同时,关注现场人员的需求,及时提供水、纸巾等基本物资,保障大家在赛事期间的舒适体验。这个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应对现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为赛事的有序进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实践内容及过程​
(一)赛前准备​
      在 6 月下旬,我参加了志愿者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关于大赛的基本信息介绍,包括大赛的背景、主题、目标以及各项赛事的具体规则,让我们对整个赛事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其次是服务礼仪培训,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我们学习了如何以优雅的姿态、亲切的微笑和礼貌的用语来迎接各方来宾,展现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应急处理培训也是重点之一,老师通过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人员冲突、突发疾病等,教导我们如何冷静应对,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赛事不受影响。此外,还进行了详细的场地熟悉培训,带领我们实地参观了比赛场馆、选手休息区、评委室、嘉宾接待室等各个区域,让我们清楚了解每个场地的功能和位置,以便在实际服务中能够准确、快速地为他人指引方向。​在培训结束后,我们志愿者参与到了物资准备和场地布置的工作中。协助工作人员搬运和整理比赛所需的物资,如宣传资料、证书、奖杯、比赛道具等,并按照规定的位置进行摆放。在场地布置方面,我们参与了舞台搭建的辅助工作,帮助安装音响设备、灯光设备的线路,确保舞台效果能够满足比赛的需求。同时,负责布置观众席、评委席和选手展示区,摆放桌椅、调试投影仪和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营造出一个专业、舒适的比赛环境。经过几天的努力,整个比赛场地焕然一新,各项设施都准备就绪,等待着大赛的正式开幕。​
(二)赛中服务​
     7 月 11 日,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一大早,我便来到场地入口处,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各方人员的到来。参赛选手们陆续抵达,他们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神情,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项目资料。我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为他们指引签到的位置,并帮助他们搬运行李。在签到过程中,耐心解答他们关于比赛流程的问题,如比赛的时间安排、路演的注意事项、评委的评审标准等,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对于一些对场地不太熟悉的选手,亲自带领他们前往选手休息区,介绍休息区内的设施和服务,让他们能够在比赛前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准备。​比赛开始后,我在比赛场地内负责秩序维护工作。密切关注现场的情况,确保观众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选手的发挥和评委的评审。在选手进行路演时,严格控制时间,当剩余时间不多时,通过举牌的方式提醒选手,保证比赛能够按照既定的流程顺利进行。同时,注意观察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如投影仪突然黑屏、麦克风声音异常等,立即与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并协助他们进行紧急处理,尽量减少设备故障对比赛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冷静,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在选手进行项目展示环节,我积极为他们提供协助。帮助选手连接展示设备,确保他们的 PPT、视频等展示资料能够正常播放。在展示过程中,注意观察选手的需求,如需要更换展示页面、调整音量等,及时给予帮助。对于一些使用特殊展示道具的选手,协助他们进行道具的摆放和操作,确保展示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在滇池学院的 “童声筑梦 —— 美育扶智服务新模式” 项目展示时,选手需要播放一段孩子们唱歌的视频,我提前检查了视频的格式和播放设备,确保视频能够流畅播放,为项目的展示增添了生动的效果。通过这些细致的协助工作,让选手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展示自己的项目,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创新成果和团队实力。​
(三)赛后收尾​
      比赛结束后,我们志愿者迅速投入到场地清理和物资整理的工作中。首先,协助工作人员清理观众席上的垃圾,将用过的纸巾、水瓶、宣传资料等物品收集起来,分类放置到垃圾桶中,保持场地的整洁。然后,对比赛场地内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整理,关闭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的电源,整理好设备的线路,将设备归位存放。对于比赛中使用的道具、展示架等物品,进行拆卸和整理,搬运到指定的仓库进行保管。同时,收集剩余的宣传资料、证书、奖杯等物资,进行清点和登记,以便后续的处理。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整个比赛场地恢复到了初始状态,为后续的活动做好了准备。在闭幕式上,我们协助进行了颁奖仪式和赛旗交接仪式的组织工作。在颁奖仪式前,仔细核对获奖选手和团队的名单,确保颁奖顺序的准确性。在颁奖过程中,引导获奖选手上台领奖,协助他们与颁奖嘉宾进行沟通和合影留念。在赛旗交接仪式上,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交接仪式能够庄重、顺利地进行。看着获奖选手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和自豪,以及赛旗顺利交接给下一届承办学校,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志愿者的付出是值得的,也为大赛的圆满结束感到由衷的高兴。​
五、实践收获与体会​
    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与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参赛选手、评委、嘉宾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交流。从最初羞涩地开口询问需求,到后来能够自信、流畅地解答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帮助,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学会了如何根据对方的身份和需求,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语气,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例如,在与评委交流时,保持尊重和礼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他们的问题;在与参赛选手沟通时,则更多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通过这些实践,我能够更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图,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赛前准备阶段,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搬运物资、布置场地,每个人都分工明确,但又相互配合,共同为打造一个完美的比赛环境而努力。在赛中服务时,更是需要与各个岗位的志愿者密切协作,如入口引导志愿者、场地秩序维护志愿者、设备保障志愿者等,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迅速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相互支持和配合,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如何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在赛事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选手突然发现自己的展示资料出现格式错误无法正常播放,现场观众因为座位问题发生争执等。面对这些突发情况,我学会了保持冷静,迅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参与此次大赛,近距离接触了众多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创新创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项目涵盖了各个领域,从尖端科技到人文关怀,从产业升级到社会公益,每个项目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实践价值。在与参赛选手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他们的创新理念、市场分析方法、商业模式设计以及团队管理经验等。例如,云南大学的 “‘锡铟’未来:全球首创锡铟行业智能制造垂直赋能平台” 项目,让我了解到了智能制造在金属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模式;滇池学院的 “童声筑梦 —— 美育扶智服务新模式” 项目,则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与公益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意义。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赛吸引了来自高校、企业界以及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他们带来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例如,在与一位企业界人士交流时,了解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方面的最新应用和发展前景;在参加创新教育讲座时,学习到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举措和实践经验。这些信息的获取,让我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作为志愿者,在整个赛事期间,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工作中。从清晨到夜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赛事的顺利进行默默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当看到参赛选手因为自己的帮助而顺利完成比赛,当听到评委和嘉宾对志愿者服务的认可和赞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奉献精神将激励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赛中,参赛选手们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这种创新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事情,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六、实践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5) 云南赛区冠军争夺赛暨闭幕式的志愿服务工作,我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团队成员的协作,都得以顺利解决。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志愿者服务不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巨大潜力和活力,感受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次大赛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平台,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将自己在大赛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生活中,也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大型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这次志愿者实践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将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在广大青年学子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创新创业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图为志愿者合影
实践报告推荐
  • 手缠绷带固医技 心系急救护平安
  • 为助力医学生深化医学实践认知、夯实急救科普技能,6月23日豫北医学院“卫践医说实践团”奔赴周口市儿童医院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 2025-08-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