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实践队赴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访谈:深耕红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材料学院赴东北团队
为深入了解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探寻红色基因传承与校园教育融合的创新模式,7月17日,长安大学 “熔铸民族记忆・锻造红色基因” 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刘陈皓,走进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与冯敏老师展开深度访谈,挖掘校园红色教育的生动故事。

冯老师介绍到,在新疆第二小学,红色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构建起跨学科育人网络。学校自编课程体系,将爱国精神培育作为 “五维少年” 培养目标之一,把红色教育嵌入各学科教学。
数学课堂里,计算教学与 “25000 里长征里程计算” 结合,让学生在长度、计算知识学习中,触摸历史厚度,实现跨学科学习;思政课更是红色教育主阵地,“我把党来比母亲” 等思政课大赛,以生动课堂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从课堂知识传授到学科思维拓展,红色教育如春雨润物,滋养学生成长。
同时学校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常态化研学实践。731 遗址、烈士纪念馆是学生 “行走的课堂”,入队前、清明节等时间节点,师生徒步前往。学校按学年分批组织,各个年级轮流参与,十多分钟步行可达的地理优势,让红色研学更具持续性。
学生在 731 遗址直面历史伤痛,在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不忘历史耻辱,厚植爱国精神” 的种子,在实地探访中悄然扎根。这种沉浸式实践,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记忆,筑牢学生爱国意识根基。
校园内,红色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诗朗诵、红色歌曲展演、课本剧等活动贯穿学年,“少年强则国强” 的诵读声、激昂的红歌旋律,点燃学生爱国热情。学校备有红色展演服装,免费提供给学生,助力他们在课本剧里 “沉浸式” 入戏,从《红岩》《小英雄雨来》等故事中汲取力量。

墙壁上的活动照片,记录着红色歌曲展演、课本剧的精彩瞬间 —— 入队仪式上的庄严宣誓、思政课堂里的热烈互动,都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注脚。市教育局观摩的红色课本剧展演,更是学校红色育人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
 
实践报告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