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治护航运河情 青春守望文化梦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千年大运河,见证中华文明的厚重与辉煌;法治阳光下,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个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千年运河情,法治守护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南京,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法治宣传和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通过走进街头、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播法律知识、唤醒公众责任、守护文化遗产,在古都南京掀起一股青春洋溢的普法热潮,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在大运河南京段,实践团队化身普法志愿者,向市民讲解《文物保护法》及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保护责任。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他们让更多人认识到:乱涂乱画、破坏文物不仅是不文明行为,更是违法行为,可能受到法律惩罚。活动现场,市民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愿意自觉守护文化遗产。参与志愿者感慨道:“普法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的唤醒。未来我也会继续参与法治实践,让法律意识扎根每个人心中。”
  
  图为团队成员向市民讲解《文物保护法》。杨舟供图
  
  为了让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团队设计了一场特别的互动环节:以“立法者”的视角思考大运河保护。在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展示,详细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类型、南京秦淮河与运河的关系,并以身边的历史文化街区、古河道为例,引导大家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随后,大家被邀请化身“立法者”,讨论并提出如何更好地通过法律保护大运河。现场有市民建议加大巡查力度、完善举报机制,也有人提出要加强未成年人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意识。志愿者最后结合《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强调“人人都是大运河的保护者”,遇到破坏行为应及时举报。通过互动,不少市民表示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去看待文化遗产保护,觉得意义非凡。同时,志愿者也向大家介绍了,虽然大运河主干未直接流经南京,但支流早已与南京水系相连,南京也长期学习江苏省其他城市所颁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持续守护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图为市民参与“模拟立法”活动。杨舟供图
  
  除了面向成年市民的普法宣传,实践团队还特别走进校园,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普法讲座和互动体验,让文化遗产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团队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法治宣传讲座。通过生动的文字、视频、图片和案例,孩子们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沿革、遗产类型、与南京的联系以及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发言,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也增强了自觉守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大运河与南京的关系。傅文佳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念,共同许下守护文化遗产的承诺。傅文佳供图
  
 
  本次系列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与文化遗产保护深度融合,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不仅增强了市民和青少年对大运河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也点燃了大家主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千年运河情,法治守护行”的理念,让法治精神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生根发芽。(通讯员陆瑜)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