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号召,助力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7月7日至15日,西安美术学院“三下乡”推广普通话实践团队以“西美传普,秦巴焕声”为主题,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中合村、镇巴县鹿子坝社区开展了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两弹一星”精神宣传相结合,同步开展绘画、书法、手工等多元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语言文字推广方面,团队创新采用趣味教学、文化互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当地孩子开口说普通话、大胆练习表达,帮助他们认知文字魅力、纠正发音习惯,同时向村民普及规范字书写知识。团队成员姜艺开设“科学启蒙小课堂”,借助画笔、手工制作等方式演示物理实验,讲解火箭发射原理,在激发孩子们科学兴趣的同时,种下“爱科学、强国家”的种子。“美育课堂与普通话相辅相成,讨论艺术作品时,普通话能让表达更具感染力,成为传递美的工具。”团队成员朱馨宇如此说道。
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蜂蜜产业设计专属Logo图案,助力提升农产品与旅游产业品牌影响力。成员们通过走访村干部、调研村民,深入蜂蜜生产现场和香菇养殖基地考察,将普通话推广融入文化体验。负责设计工作的李可欣表示:“包装设计结合推普要求,消费者看到Logo时,既能记住视觉符号,也能通过隐含的普通话元素感受品牌对规范沟通和文化传递的重视,加深立体认知。”此次调研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基层发展活力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坚定了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决心。
同时,团队深入社区一线,扎实开展推普调研。队员们走进社区角落与居民家中,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随机交流等形式,广泛收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居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程度、使用习惯、学习需求以及对推普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些宝贵的“第一手声音”为团队精准设计推普课程、策划宣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确保推普工作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
此外,团队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成员们先后走进镇安县博物馆、镇巴县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及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通过参观学习、文化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沿革与红色文化,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团队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围绕“红色传普与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交流,并结合专业为镇巴文化传播建言献策。
从基层调研的恳谈对接、文化场馆的深度浸润,到田间地头的产业把脉、课堂内外的美育推普,再到助力农产品提档升级的设计实践, “西美传普,秦巴焕声”推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正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视角和务实的行动,深度融入秦巴山乡。他们致力于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际成效,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美育点亮乡村梦想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下西美学子的青春华章,为秦巴山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西安美术学院“西美传普,秦巴焕声”推普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