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无为市泥汊镇日新村夹河小学的暑期支教活动中,开展特色足球课程,正是这一理念在乡村土壤中的生动萌发。此次足球特色课程不仅是体育课,更是一条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彩虹路”,为乡村教育注入澎湃动能。
足球趣味赛 (安徽师范大学 李成宇)
小足球转动大教育,五育在绿茵场上同频共振。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无为市泥汊镇日新村夹河小学支教团队带来的足球课程,精准具体,聚焦乡村小学痛点问题做出相应举措解决教学问题。分层教学点燃兴趣——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趣味教学内容,寓教于乐从基础技术到分层次训练,让零基础的孩子也能在足球的绿茵场里奔跑传球,爱上足球运动。规则涵养意识——在对抗与合作中,孩子们亲身体会尊重裁判、团结队友、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球场小规则”化为“人生大品格”。智慧火花随球迸发——老师们教会学生排兵布阵,攻防转化的决策。带领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观察力、判断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绿茵之美浸润心灵——在休息期间老师鼓励孩子们设计队徽和队服标志,将运动的力与美转化为艺术表达,提升审美素养。劳动精神扎根日常——学生在课后主动整理器材、维护球场环境,责任感在汗水中悄然生长。
汗水浇灌希望,足球打开成长新视界。在针对性的练习下,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体能的提升、专注力的增强再到团队协作意识的提升,这些都是在一场场奔跑中渗透进学生骨子里的精气神。这场生动有趣的足球课,补上的是乡村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传球训练 (安徽师范大学 李成宇)
从支教“火种”到燎原之势,他们探索的是乡村教育的新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他们面向全体青少年推广普及足球运动,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从开学第一课上关于足球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到现在孩子们经过分层训练可以在老师的陪同下完成一场趣味足球赛,这些进步是肉眼可见的。除此之外,他们还注重培育本土化的教育模式,为夹河小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兴趣的培养,为这些乡村小学的孩子心中埋下足球运动的种子,让足球运动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拼搏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同时树立健康、快乐、进取的足球理念,让足球运动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寻常百姓家。据悉,目前泥汊镇日新村已经在向着村超运动靠拢学习,举办属于自己村镇的足球运动。这次足球的“彩虹效应”将持续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运球训练 (安徽师范大学 吴希宇)
夹河小学的绿茵场,正成为观察中国乡村教育振兴的微观窗口。当足球划出的一道道弧线,串联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这条以体育人、五育并举的“彩虹路”,无疑为更多乡村学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生动样本。一颗足球的滚动,正悄然改变着乡村教育的生态与气象。
投稿人:李成宇 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