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激励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扎实推进“访企拓岗”,学院实践团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探访大国工程,锻造行业匠心”主题型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交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深化校企合作,号召学生积极投身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以技能成才、以技能报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5年7月1日至7月6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深圳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团委2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深圳,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智研院、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等重点单位交流学习,在大国工程一线感悟科技力量,在对话行业前辈中传承匠心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01探访科技引领的建筑升级,感受行业前沿的独特创新 深圳实践团此次走访了多家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深入了解了它们在科技创新和建筑产业升级方面的前沿探索。中建科工集团在其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中应用了BIM、数字化建造与深化设计等技术,使项目在复杂的钢结构造型和绿色建造技术上取得了突破。通过精准的构件拼接和施工管理,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率。特别是深圳湾项目的异形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等技术难点的攻克,展现了中建科工在建筑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
深圳实践团在各企业、研究所学习交流
同时,中建钢构智能建造研究院的“灵犀魔方”智能制造系统,展示了从“数字设计—智能生产—精准装配”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带领实践团成员感受了建筑工业化的未来走向。中广核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己任,在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发平台中加大投入,致力于核电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核电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则通过其在MiC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及工业化生产,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崭新的道路前景。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承建了包括重大民生工程、超高层地标建筑和医疗设施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公司广泛采用BIM技术、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化建造管理平台,在提高建造效率的同时,实现了项目全过程可视化、标准化与高质量交付。
02对话行业翘楚与人力精英,探索企业战略与人才培养 在座谈环节中,深圳实践团成员与多位企业高层及行业精英进行了深入交流,收获了关于行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建科工人力资源部资深经理魏梦潇强调,建筑行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学生需要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中广核集团人力资源部韩森经理说到,当前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专业基础的扎实掌握,同时积极拓展软技能,尤其是沟通表达、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中建海龙总经理赵宝军在访谈中谈到,作为致力于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的行业先锋,中建海龙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他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投身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主动参与新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拓宽技术视野,不断提升在智能建筑时代背景下的竞争力。中建八局南方公司人力资源部吴涛经理强调,建筑行业正处于加速融合发展的阶段,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建八局深圳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总工李鹏举表示,学生阶段是打牢理论基础的关键时期,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浮于表面,基础知识是未来应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工具箱”,而持续学习与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能力,则是走得更远、更稳的关键。
深圳实践团与各企业精英学习交流
03访谈大国工匠与优秀校友、学习工程实际与就业经验 在采访环节中,建工学院优秀校友、中建科工科技部副总经理的余佳亮博士语重心长地建议,建工学子应时刻关注行业动态,紧跟社会发展节奏,主动拓展跨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他强调,面对建筑行业日益复杂的工程挑战,唯有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实践、不断磨炼,才能真正培养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步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中广核集团的周志刚学长则提到,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持续学习能力将是未来建筑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建筑国际的曾维来与张晋也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尤其是在跨文化、国际化环境中如何提升自我、克服挑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优秀校友、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则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提醒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要注重经验积累,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能止步于课堂知识。中建八局深圳国际交流中心项目负责人屈鹏强调,建筑行业在经历转型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年学生更应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努力将学科知识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
深圳实践团与大国工匠、优秀校友访谈
04走进未来之城蓝图,触摸深圳发展脉动 在此次实践调研中,深圳实践团来到深圳城市规划馆考察学习,深入了解这座“改革开放窗口城市”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蓝图。作为全国首批城市规划展示馆之一,深圳城市规划馆是深圳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宣传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平台,也是一扇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之窗”。通过多媒体互动展览、三维数字沙盘及沉浸式体验空间,实践团成员们全方位了解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国际都市的跨越式发展轨迹。馆内展示了深圳“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双区驱动”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轨道交通布局、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前瞻规划。尤其是在“未来城市”展区,通过数字孪生、低碳城市、AI治理等前沿概念,描绘了城市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图景,令人深受启发。此次参观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城市空间与技术、生态、人文之间的融合理念,也增强了大家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智慧建造等专业方向的理解与认同。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典范,其发展路径背后离不开前瞻的规划思维与持续的技术创新,而这也为青年建筑学子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职业想象空间。
深圳实践团在深圳城市规划馆学习
文案|朱衍光
摄影|何哲慧 徐楠 陈杰 刘辰瑞 齐睿典 赵书捷 马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