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沭火新光”团队开展“思想铸魂·理论传播”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6月28日至7月4日,团队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展前系统研学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核心要义,并反复咀嚼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擘画。此次理论学习,为团队实践活动明确了思想根基和行动指南。

 团队成员根据理论学习制作宣讲PPT 陈秀洁摄

  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参观期间,讲解员指着一幅战斗场景复原图解释道:“1944年除夕,就在这片土地上,‘钢八连’的勇士们为掩护群众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到底,用生命铸就了‘枪声就是命令’的永恒誓言。”团队成员通过此次实地学习,深刻感悟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团队成员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参观调研 通讯员刘孝忠摄


团队成员参观学习钢八连历史 吴永博摄


团队成员在王克昌故居拍摄习总书记赠送的水晶盘 通讯员刘孝忠摄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 吴永博摄

  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朱村人民抗战的伟大精神,团队成员通过以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中的红色故事为背景,演绎王克昌等“老支前”革命人物,结合钢八连的英勇事迹,创新性地开展团队红色剧本杀活动,生动再现了当年的革命风云,团队成员因此对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所体现的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团队成员在体验自创红色剧本杀《烽火•朱村》 通讯员刘孝忠摄 
 
 5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沂蒙支前馆。通过参观支前馆中独轮车、纺线车、磨盘等抗战物件,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当地抗战的历史,还深刻感受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参观完毕后,团队成员吴永博说:“看到大娘们用小推车推着物资支援前线的模型,我真正理解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千钧的重量。”

沂蒙支前馆标志性建筑 吴永博摄

团队成员在参观沂蒙支前馆 通讯员刘孝忠摄

为追寻乡村振兴的脉搏,7月6日上午,宣讲团拜访了朱村创业先锋——“慧慧奇异果”创始人王彦慧女士。在采访中,王彦慧谈起创业初心,说道:“朱村的红色基因给了我力量。当年革命先辈为了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这代青年,就要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奋斗。政策好、技术新、销路广,让家乡的‘金果子’走向全国,带动乡亲们一起富,这就是我的‘新战场’!”这场双向奔赴的交流,让理论宣讲落地生根,也为宣讲团提供了鲜活的青年榜样素材。

团队成员在采访王彦慧女士 吴永博摄

团队与王彦慧女士合影 通讯员刘孝忠摄

  7月7日上午,团队成员走进临沭县非遗柳编博物馆,开展相关采访活动。在采访中,非遗传承人陈女士向团队成员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政府支持、专家指导,加上电商路子,咱这‘指尖技艺’成了‘指尖经济’,老手艺焕发新活力,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领略了柳编非遗的魅力,也通过相关理论宣讲,让非遗传承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非遗传承的重视。

团队成员在参观非遗柳编博物馆 吴永博摄

团队来到中国柳编博物馆 通讯员刘孝忠摄

  在进行系列参观、调研活动之后,“沭火新光”宣讲团成员带着实践收获与理论思考,将实践成果转化为面向不同群体的宣讲实践。7月8日上午,团队成员与小树林支教团携手联动,走进临沂兰山区向支教团的少年们宣讲和分享团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感受与成果。

团队成员在小树林支教团宣讲 吴永博摄

团队成员与小树林支教团合影 通讯员刘孝忠摄

  7月9日下午,团队成员扩大宣讲范围,将实践成果带进校园。在青岛五十八中的教室里,团队成员面向数十名的高中生,以“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为题,讲述了朱村“钢八连”的壮烈、支前民工的伟大,也分享了王彦慧扎根乡土创业的当代传奇。在宣讲完毕后,高一学生吕思源收获颇丰,说道:“原来理论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字,它就藏在沂蒙山的故事里,在王彦慧姐姐的奋斗里。”

  团队来到青岛五十八中宣讲 通讯员刘孝忠摄

五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沭火新光”宣讲团最终不仅圆满完成了专项要求的两场宣讲任务,更超额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的交流分享,团队成员皆收获颇丰。


 
 
作者: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刘孝忠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山东大学“沭火新光”团队开展“思想铸魂·理论传播”社会实践活动
  • 西昌学院“‘彝’路‘同’行”实践团点亮越西七彩假期
  • 探寻八珍汤韵,赋能康养新篇: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岐黄传薪队解码传统头脑的传承与发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