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厦门医学院:红医筑岩城,芳茗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素有“闽中之秀”美誉的大田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蓬勃的茶产业活力与厚重的红色记忆。为深入了解并促进大田县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调研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情况、传承当地红色记忆,7月5日至8日,厦门医学院“竹篾映红,茶香润医”实践队踏着晨曦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开启了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足迹:在历史现场触摸初心

"1938年,集美学校内迁大田,村民们腾出宗祠办学,玉田村成了烽火中的'第二集美学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这座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沿着历史的脉络深入走访学村内的抗战遗迹。看着学村旧址斑驳的土墙与泛黄的校史照片,抗战时期师生们弦歌不辍、救亡图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图为抗战遗址讲解员为实践队讲述集美学校内迁办学。林良政 供图

非遗传承:让千年民俗焕发新生

实践队走入自然非遗文化馆,实地探访大田板灯龙与大田汉剧。走进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田板灯龙,其龙身扎制紧实,采用三年以上老竹篾制作,以保证舞动时兼具力道与灵动。作为当地传统祈福仪式的重要载体,板灯龙同时承载着邻里团结的文化内涵,工艺细节中体现着传统民俗的历史积淀。

图为大田板灯龙。王婷 供图

接着,实践队观看了一场大田汉剧。演员们唱腔宛转、声情并茂,演唱时还融入了当地方言,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健康守护:医学生的基层担当

为切实服务基层民众,实践队队员们主要围绕实地调研与公益义诊两个方面展开医疗服务工作。

在大田县总医院,队员们通过跟诊学习、座谈交流,了解县总医院医疗体系的运营及发展现状,接着在黄主任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三明医改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如药品耗材零加成销售、执行“两票制”、实行“一品两规”、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价等,有效降低了药品耗材收入占比,让药品回归治病本质,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使得医院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作为三明医改的县域实践样本,大田县医院自2012年起逐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在管理机制上,通过“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医联体建设,将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人员调配、设备共享、处方流转的一体化运作,让乡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专家诊疗。队员们还注意到,医院大厅的自助终端可直接查询药品价格、医保报销比例,收费明细清单上“药品费”“检查费”“服务费”分类清晰,这种“阳光化”收费正是医改中“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的具体体现。

图为黄主任与林医生向实践队员介绍大田县总医院与三明医改政策。王婷 供图

大田一中的教室里,实践队通过急救技能教学与搭建急救模拟场景,手把手教学生们进行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

上京镇义诊现场更显温情。实践队联合县医院的医生们,奔赴上京镇,为村民提供送医下乡服务。此次义诊不仅提供血压、血糖的测量,还设立了不同科室,提升了服务的效率与专业性。

茶旅调研:一片叶子的产业革新路

作为"中国高山茶之乡",大田县的茶产业正走出一条"生态+文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实践队先后走访了茶美人景区与现代茶产业园。在茶美人景区,千亩茶园沿山而建,景区内的茶文化历史遗迹、制茶体验区等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在茶产业园,各类包装精美的茶叶产品整齐陈列,从传统散装茶到便携袋泡茶,再到针对年轻群体的调味茶,丰富的品类展现着产业链的延伸。

图为实践队在茶产业园的合影。林建闽 供图

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实践队通过多元实践,既触摸到了大田县红色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的温度,也看到了特色产业与民生事业的发展活力。实践队队员们将把此次见闻转化为实践成果,通过调研报告、宣传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县域的发展故事,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吕滟缇)

作者:厦门医学院“竹篾映红,茶香润医”实践队 来源:厦门医学院“竹篾映红,茶香润医”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崧韵焕新”——“越织崧居,古埠新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对上虞崧厦街道城镇有机更新进行初步实践
  • 拾穗志愿服务队深入非遗根脉:从知识寻踪到乐器解析
  • 晨曦中的升旗仪式:凯里学院实践团与养小村 “艺路同行”
  • 数字赋能扬剧艺术,青春助力非遗传承——“数韵扬剧·链创未来”实践团赴镇江开展文化调研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