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荒漠到“金库”——科技赋能沙棘,绘就一七〇团乡村振兴“金色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仲夏七月,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奔赴九师一七〇团,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把理论知识搬到戈壁深处,把论文写进沙棘林间。
  
  (图为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院赴九师一七〇团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抵达九师一七〇团孙文供图)
  
  把脉产业:从沙里“淘金”到树上“掘金”
  
  在与团场职工的面对面交流中,团队深入了解了沙棘产业的现状与需求。职工们生动地描述了当下人工收获沙棘的局限性,同时热切期盼“沙棘收获机械”能够早日投入使用,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瓶颈。与此同时,沙棘专班的秦主任也向团队提出了改良新一代沙棘收获机的高要求,希望团队能够结合实际需求,研发出更加高效、智能且适应性强的机械化设备,为沙棘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一七〇团秦主任发表针对沙棘收获机械的相关建议与问题孙文供图)
  
  考察深加工链,见证价值提升
  
  团队实地调研了多家沙棘加工企业,详细了解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加工链条。目睹了如何通过高科技深加工转化为沙棘原浆、沙棘果汁、冻干粉、沙棘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理解深加工对企业增效、团场增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沙棘加工企业完整加工链条郎晓东供图)
  
  展望未来:小沙棘撬动大振兴
  
  依托“良种+良法”,一七〇团加速引进高产抗逆新品种,推广密植矮化与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种植效益节节攀升;通过“科技+模式”,石河子大学、团场与企业三方协同创新,贯通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链条,打造戈壁上的“沙棘硅谷”;凭借“品牌+市场”,昔日不起眼的小沙棘正释放出招商引资、促农增收的“大能量”,成为170团享誉南北疆的乡村振兴“金色名片”。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讲解沙棘科学种植模式孙文供图)
  
  结语
  
  一次实践,一次洗礼。石大学子在戈壁深处读懂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时代命题,也见证了科技如何点绿成金、让荒漠生“财”。高校智慧与基层所需的双向奔赴,正在把“小沙棘”锻造成职工致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金钥匙”。
  
  文: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魏晨
  图: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孙文、郎晓东
作者:魏晨 来源: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数字赋能扬剧艺术,青春助力非遗传承——“数韵扬剧·链创未来”实践团赴镇江开展文化调研活动
  • 趣意飞扬,团魂绽放——扬州大学“生生不息”三下乡支教实践团
  • ‘绘’味家乡——家乡美食插画行动实践报告
  • 情系喜德,艺润乡村
  • 情系喜德,艺润乡村
  • 7月9日下午,"心泊月城,志绘西昌"乡村振兴促进团携手喜德文化广播电视台和文旅局,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 07-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