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校站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衣冠映华夏,山河绘神州,法治护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4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微芒成阳”志愿者团的同学们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新集镇文化体育中心多功能教室通过“多样的民族服饰”、“解码中国地图”以及“懂法守法,与法同行”三个课程板块,打造出了专属小朋友们的沉浸式课堂,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收获技能。
“大家知道吗?我们身上的衣服会说话!”团队成员徐畅首先以汉族交领右衽布偶为引,通过傣族筒裙的银饰叮当、蒙古族长袍的刺绣纹样,带领小朋友们一起领略了多样的中国民族服饰。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徐畅正在向小朋友介绍中国民族服饰。李幸妍供图)
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在徐畅同学的介绍下惊喜发现汉服系带、傣裙以及蒙古服下潜藏的奥秘。其中一位小朋友惊叹道:“原来爸爸的骑马照里有这么多的学问!”课堂以提问驱动思考,让传统文化在童声中焕发新生。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徐畅正在与小朋友进行互动。鸦典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甘松林以中国地图,吸引小朋友们一同进入山川河流的故事之中。“谁能找到像大象鼻子的省份?”孩子们争相指向广东,早茶虾饺的香气仿佛跃出地图。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甘松林正在向小朋友介绍中国地图。邓婷委供图)
在“地图猜一猜”的提问环节中,甘松林通过江苏的烫干丝、四川的大熊猫、黑龙江的冰雪大世界、云南的泼水节和陕西的兵马俑等省份代表,成功将地理课本里的平面图形,在互动中变为装满文化符号的立体宝盒,让小朋友们在图文变幻中感受中国地理的独特魅力。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甘松林正在与小朋友进行提问互动。徐明露供图)
“有位哥哥把微信账号借给别人,结果成了诈骗工具!”团队成员罗健芝以真实案例切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一些案例顿时让课堂氛围严肃了起来。在提问环节中,罗健芝同学向小朋友们发出了一系列提问,小朋友们也各自发表了自己对于法律的认识。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罗健芝向小朋友讲述典型案例。李幸妍供图)
在课程的最后,罗健芝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宣读法律信则,希望他们都能在宣读中真正认识到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法律信则此刻化作温暖盾牌,致力于守护纯真笑脸。

(图为7月4日,团队成员罗健芝同小朋友一起宣读法律信则。徐明露供图)
从民族服饰的斑斓纹样,到地理图景的千姿百态,再到法律条文的守护力量,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微芒成阳"团队用这三把开启认知的钥匙,为孩子们构筑起通向世界的桥梁。当汉服与兵马俑在想象中对话,当泼水节欢歌与法治盾牌在童心里共鸣,这场跨越文化、地理与法治的启蒙之旅,终将在纯真眼眸中点亮永不熄灭的求知火炬,指引着小朋友们在成长路上不断地前行与探索。
(通讯员:李幸妍)

 
作者:李幸妍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芯连北川·信通先锋实践团开展 “科技赋能社区共治,精准帮扶服务民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 赴企访局探实践 食工学子践真知
  • 【“校站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衣冠映华夏,山河绘神州,法治护成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