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茶韵传红,情暖留心”实践队:茶韵传红沁乡野,情系心田筑青春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茶韵传红,情暖留心”实践队:茶韵传红沁乡野,情系心田筑青春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6月26日至27日,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茶韵传红,情暖留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景德镇浮梁县峙滩镇流口村,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共拉横幅
  循茶香探韵,解产业密码
  作为暑期“三下乡”的首发站,实践队成员们在农技人员的引领下深入茶产业基地,系统观摩了茶叶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全链条制茶工艺。在智能化、自动化的大型制茶设备面前,队员们仿若“小学徒”,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与实操指导,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浮梁茶产业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化生产的质性跃迁。
      
  ▲图为实践队在茶园实践采茶     
                                                                                                                                                 
        ▲图为实践队在茶产业基地观摩学习
  随后,实践队前往浮梁茶旅融合的“标杆”项目——玉京酒店开展调研,深度探寻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脉络。参观过程中,酒店负责人围绕浮梁茶在餐饮茶饮、文化体验、商品开发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展开了详细讲解,通过与相关从业人员的交流,队员们既深刻感受到茶旅融合模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也对“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产业融合路径有了更加具象的认知。
  引童蒙向学,伴银龄承欢
  实践队精心设计“茶文化启蒙+成长守护”双主题活动,一方面开展“茶文化”讲解问答、茶叶书签制作,“心中的茶”绘画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家乡茶文化的认知兴趣和探索热情;另一方面创设“推广普通话”和“防溺水教育”的小课堂,依托生动的情境教学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风格,增强孩子们的语言理解、组织和陈述能力以及安全防护意识。
  
  ▲图为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共同展示实践作品
  实践队深入银龄群体,与他们闲聊家常,在家长里短中传递敬重关怀之情。实践队还特制“天安门背景布”,将首都地标“搬”到村子里的家门口,用相机定格爷爷奶奶们微笑的最美瞬间。返校后,实践队将冲印好的照片装入定制相框邮寄回他们的家中,延续这份温情。
  
  ▲图为实践队与老人聊天
  绘街道新貌,塑美丽乡村
  通过开展垃圾清运、彩绘井盖等一系列美化乡村的生动实践,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了青春之力、彰显了担当意识。
  
  ▲图为实践队彩绘井盖
  缅先烈忠魂,传红色薪火
  6月27日上午,实践团全体队员身着素色正装,队列整齐划一,怀着崇敬心情抵达流口村红军墓开展祭奠英烈红色活动。在苍松翠柏掩映和守护的墓区,队员们脱帽肃立三分钟,依次行三鞠躬礼,向革命先烈表达崇高敬意。讲解员在活动中为实践队介绍了1934年流口战斗的历史背景与红军墓的由来。活动最后,队长带领全体成员庄严肃穆地齐声朗读缅怀词。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讲解流口村革命历史
  6月27日下午,实践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长,开展“红色宣讲”,带领村民们通过理论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队员们通过讲解红色革命历史,引导村民感悟革命精神,并将政策知识融入讲解一并传递给村民,以青春之力让红色精神和政策法规在乡村田野间落地生根。
  
  ▲图为实践队进行宣讲
  倡知行合一,悟思想伟力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始终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寄语,通过亲身参与茶产业调研、乡村治理实践、红色基因传承等活动,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乡村振兴的多维内涵以及因地制宜的发力点,认识到产业振兴是根基,文化传承是灵魂,人民中心是立场。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把所见、所感、所悟带回校园,争做乡村振兴的宣传者与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此次“茶韵传红,情暖留心”三下乡活动得到了当地村委会的全力支持,活动场地协调、资源对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得到了妥善安排。村民们也积极配合参与移风易俗宣讲与文化体验活动,农户为实践队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调研实践机会,多方协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茶韵传红,情暖留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不仅为流口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关爱人民群众贡献了青春力量。从茶产业基地到红军墓,从童声课堂到银龄庭院,队员们用双脚丈量乡村热土,用实践行动诠释了青春担当。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全体队员明白了青春智慧的源泉和青年力量的指向,夯实了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
  
  
作者:李金轩、黄惠、周冰慧、敖佳、许莉美、潘杨欣、杜思琴 来源:“茶韵传红,情暖留心”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芯连北川·信通先锋实践团开展 “科技赋能社区共治,精准帮扶服务民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 赴企访局探实践 食工学子践真知
  • 【“校站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衣冠映华夏,山河绘神州,法治护成长
  • “商韵青衿涪蔺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乡:校地携手谋发展,青春赋能助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