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7月6日,由成都外国语学院(宜宾校区)商务英语专业和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乡约振兴,语暖童心”志愿者服务队,怀揣教育热忱,奔赴宜宾市珙县巡场镇安民社区,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充满朝气的志愿服务团队以“知识赋能、爱心陪伴”为宗旨,通过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与互动教学,为当地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收获与欢笑的暑期时光。
破冰行动搭建信任桥梁,欢声笑语开启实践序幕
7月7日上午,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巡场镇安民社区活动中心,与50余名社区儿童展开首次互动。面对初次见面的孩子们,志愿者们以“破冰行动”为切入点,通过“蔬菜水果蹲”“数字抱团”等趣味游戏迅速拉近彼此距离。游戏中,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在欢声笑语中打破了隔阂。“刚开始我还不敢说话,但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一直鼓励我,现在觉得特别开心!”一名参与活动的五年级学生分享道。志愿者们用温暖的笑容与耐心引导,在轻松氛围中与孩子们建立起真挚的情感纽带,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课堂点燃爱国情怀,红色教育浸润童心
7月7日下午,恰逢“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志愿者吴忧紧扣历史节点,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爱国主题教育课。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感人的抗战故事以及趣味互动问答,他将烽火岁月的艰辛与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娓娓道来。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在“如果回到抗战时期,你会怎么做?”的讨论环节中,一名小学生坚定地说:“我要当小战士,保护我们的国家!”这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不仅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勿忘国耻”的深意,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强国有我”的信念种子,激发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趣味韩语开启文化之旅,异域风情拓宽视野
7月8日上午,志愿者李思远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趣味韩语小课堂。从基础音节发音入手,搭配生动的韩服图片展示与泡菜文化趣谈,课堂瞬间变身“迷你韩国文化体验馆”。孩子们跟读发音时认真的模样、欣赏韩服时惊叹的表情,以及对泡菜制作过程充满好奇的提问,让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原来韩语的发音和中文不一样,但学起来很有趣!”一名四年级学生课后兴奋地说。这堂跨越文化的趣味课程,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多元文化的兴趣种子。


课业辅导精准助力成长,学习氛围浸润教室
在丰富特色课程之外,志愿者服务队始终关注孩子们的学业需求。7月8日下午,课业辅导活动在安民社区活动室井然有序地开展。志愿者们针对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数学公式的推导、英语单词的记忆、语文作文的构思……在志愿者耐心讲解与鼓励下,孩子们的学习困惑逐一化解,教室中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老师讲得太清楚了,我现在终于明白这道题该怎么做了!”一名初中生激动地向志愿者表达感谢。精准化的辅导不仅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更传递了“学习有方法、困难可突破”的信心。


特色课程赋能成长,志愿服务践行初心
“乡约振兴,语暖童心”志愿者服务队始终秉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理念,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从破冰游戏到红色教育,从异域文化体验到精准课业辅导,每一环节都精心设计、细致打磨。志愿者们的专业背景与教学热情相得益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发挥语言优势,将外语学习融入趣味课堂;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则通过游戏设计,将运动活力注入互动环节。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既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视野,让教育帮扶真正落到实处。”
校地联动助力振兴,实践育人彰显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成都外国语(宜宾校区)与珙县巡场镇安民社区的大力支持。学校为团队提供了专业指导与物资保障,社区则积极协调场地、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校地双方的紧密联动,为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走访调研了当地教育现状,收集社区儿童学习需求,为后续教育帮扶提供数据支撑。“乡约振兴,语暖童心”团队志愿者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我们将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以青春之名,点亮希望之光
在安民社区的每一天,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孩子们的欢笑交织成夏日最美的风景。通过知识传递、文化浸润、情感陪伴,“乡约振兴,语暖童心”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体验,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