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峰古村落,肇始于宋,因蔡襄九世孙蔡长肇基而兴。曾为尤溪至福州官道要冲,享有“小福州”美誉,见证了往昔繁华。千百年风雨侵蚀,仍留存下大量明清建筑,像一部立体史书,等待后人翻阅。为深入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提升学生古建筑保护意识与责任感,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工筑梦兴乡队前往尤溪桂峰古村落,开展古建保护主题调研活动,实地探寻蔡氏宗祠、蔡襄家风家训馆及石狮厝等代表性建筑。

蔡氏宗祠:凝聚族魂的殿堂
始建于1169年的蔡氏宗祠,80根粗壮的杉木柱撑起岁月沧桑。纯用卯榫、不施一钉一铁的建造技艺,历经风雨,无声诉说着古人的营造智慧。这里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圣地,更是凝聚族魂、传承“忠惠勤廉谨”精神的殿堂,让祖德家风世代流淌。
家风家训馆:跨越时空的品德滋养
紧邻宗祠的蔡襄家风家训馆,通过图文展陈与历史实物,系统书写着蔡氏一脉的精神谱系。蔡襄“忠国爱民、清正孝亲”的崇高品格,化作家风细雨,世代滋养着后人。馆内,蔡襄生平事迹与其后裔传承故事交织呈现,生动诠释了“风范传家远”的深刻内涵,让历史智慧照亮现实。
考察:古厝现状与守护行动漫步古村,石狮厝、楼坪厅等明清古厝依山错落。清嘉庆年间建成的石狮厝,其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合称‘三雕’),蕴藏着古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令人欣喜的是,当地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政府层面完善法规、持续推进修缮工程;村民则自发参与日常维护。多方合力,共同守护古厝,力求“延年益寿”。
展望:守护文脉,续写未来桂峰古村落,是历史馈赠的珍贵文化瑰宝。古厝的一砖一瓦,不仅承载着建筑艺术,更凝结着家族记忆与文化根脉。此次探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温度,也深刻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唯有政府、社会、村民携手同行,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间找到平衡点,方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桂峰古韵在悠悠岁月中持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