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备受瞩目。暑期,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工筑梦兴乡队”走进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探寻承载岁月匠心与智慧的非遗技艺,感受其在新时代焕发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
寻味·匠心:古法麦芽糖的甜蜜坚守
尤溪桂峰麦芽糖制作工艺于2020年入选第六批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信公麦芽糖作坊的传承人蔡勋师傅,便是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踏入古朴作坊,映入眼帘的是翻滚着咕嘟作响糖汁的熬糖铁锅,热气蒸腾,瞬间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
坊主蔡勋热情招呼队员,熟练地用木棍挑起一团金黄透亮的糖稀,拉伸、缠绕,随即递到队员手中,邀请大家品尝这份源自传统的独特甘甜。作坊内,土灶、竹制糖槽、枣木捶打板等老物件诉说着历史;空气中,糯米发酵的微酸与焦糖的甜香交织弥漫;梁上悬挂的百年老匾,其褪色的字迹,无声诉说着世代匠人的坚守。
蔡勋师傅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这门古老手艺的精髓:精选“桂峰糯”糯米与麦芽,经浸泡、发芽;蒸煮糯米至软糯糊化;加入麦芽糖化发酵;滤渣取汁后文火慢熬至浓稠;最后匠人反复拉扯糖稀塑形,使其由金黄渐变为琥珀色,制成块状或条状成品。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古法的坚守与匠心。
探艺·焕新:古韵漆器的现代新生
移步古巷深处,一座“漆艺工坊”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桂峰漆艺以天然生漆为材,历史悠久。店员介绍,其核心的“脱胎漆器”工艺可追溯至唐宋,盛于明清,曾作为贡品,且与福州这一中国脱胎漆器重要产地的技艺同根同源。
店员向队员们展示了融合现代设计的漆艺首饰、茶具等创新作品,并详细讲解了繁复的上漆过程。“传统技艺不能只躺在博物馆里,”她强调,“我们正尝试通过文创产品开发,让古老漆艺走进现代生活。” 这些创新实践,为传统漆艺注入了鲜活的当代气息。
麦芽糖作坊的袅袅炊烟,到漆艺工坊的鎏金流光,桂峰村的非遗技艺如同一条穿越千年的时光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此行让队员们不仅触摸到手工的温度,更真切感受到传统在创新中焕发的蓬勃生命力。

守艺不是守旧,传承的是匠心,创新的是表达。”蔡勋师傅的话语点明了真谛。唯有如此,老祖宗的智慧才能真正生生不息。我们期待更多人能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让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守正创新中愈加深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