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青衿同契,星路长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应合肥市春雨心智障碍者家长支援中心(下简称“春雨”)邀请,成功参与并组织主题公益活动,活动聚焦孤独症群体需求,通过创意积木拼搭探索心灵世界与社会支持路径。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对一结对,以“最向往的地方”为主题,在志愿者协助下,借积木构筑理想世界。孩子把想象化为具象:交通标志、移动城堡,窗口滑梯等。创作完成后,孩子们勇敢分享自己的理想故事。积木成为投射童心、传递心声的独特桥梁。

图1志愿者和孩子们在搭建积木

图2孤独症孩子搭建的理想世界
活动后,团队分为两组,一组与“春雨”教师就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展开深度研讨。她提到,孤独症群体如今仍面临如何消除公众认知壁垒的问题,这需要加强科普宣传以纠正误解与污名化标签;在持续发展方面,需探索包容性社会路径,借鉴无障碍设施设计理念,建立友善视觉标识系统,为孤独症患者在公共空间争取合理便利;同时,要有效激活高校志愿服务资源,系统化对接孩子社交需求并支持“春雨”活动开展。

图3“春雨”老师正在与志愿者们开展研讨
另一组志愿者与家长们进行深入交流。家长们在交谈中表达了对“春雨”的深厚感激——在安抚患儿情绪的同时减轻家长压力、给予她们以寻求支持与情感共鸣的平台。干预方法层面,家长们强调了寓教于乐与结构性教育相结合的关键作用。有家长分享,结构性教育对自理能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可能导致孩子一味服从指令。交流后一致认可,结构性教育是孤独症患者社会融合的基石,同时,需将寓教于乐形式融入其中。

图4志愿者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实践深刻启示团队成员:点亮“星星的孩子”的世界,既需“春雨”般的生命驿站,更亟需全社会共同构建贯穿生命全程的接纳支持网络。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助力每个特殊生命有枝可依,有路可循。团队表示将持续致力于推广“春雨”融合寓教于乐与结构性教育的有效干预模式,惠及更多孤独症儿童。
文/李青璇 张子桐 李昕羽 胡倩倩 图/郑越洋 李青璇
“青衿同契,星路长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