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接力,共绘无毒海寨新图景——毕节七星关清场镇海寨社区三下乡活动第二日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昨日禁毒宣讲的余温尚未散去,7月4日,我们[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土木工程系“乡约无毒”实践队]的成员们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清场镇海寨社区三下乡活动的第二阶段。这一天,我们聚焦于“深化”与“拓展”,通过内部头脑风暴与外部走访调研,为后续活动的精准发力奠定基础,并进一步将禁毒知识送入更广阔的社区角落。

上午:围桌论策,共商后续“无毒”蓝图

清晨,海寨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我们实践团全体成员与社区干部、部分昨天参与宣讲的居民代表围坐一堂,召开了一场务实高效的后续活动策划讨论会。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巩固和深化首日禁毒宣讲的成果,并针对社区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更具延续性和影响力的活动。团队成员首先分享了昨日宣讲的现场反馈和观察:小学生们对互动游戏和模型展示印象深刻,但对毒品危害的深层认知仍需持续引导;中年居民对法律后果和家庭守护表现出高度关切,但部分人表示希望了解更多具体识别和预防技巧;同时,社区干部也提出,希望能有更多资源支持长期性的禁毒宣传阵地建设。

基于这些宝贵意见,大家展开了头脑风暴:
1.  “小手拉大手”深化计划: 提议利用社区现有场地,建立小型“禁毒图书角”或定期播放禁毒主题动画片,吸引孩子们持续学习;设计家庭禁毒知识竞赛,鼓励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巩固家庭防线。
2.  “邻里守望”能力提升: 计划组织针对中年居民和社区网格员的“毒品识别与初步干预”小型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更具体的识别技巧(如新型毒品伪装、异常行为观察)和沟通方法。
3.  “无毒社区”氛围营造: 探讨制作永久性禁毒宣传展板、标语,利用社区广播定期播放禁毒提醒,将禁毒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4.  **资源链接与长效化:团队承诺整理活动期间的所有资料(课件、视频、手册电子版)完整移交给社区,并积极协助链接上级禁毒部门或社会组织的资源,支持社区后续工作的开展。

这场讨论会不仅碰撞出诸多切实可行的“金点子”,更体现了校地携手、共同治理的决心,为后续活动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下午:集市走访,倾听最真实的“社区声音”

带着上午讨论的思考和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下午我们转战清场镇热闹的集市。这里人流如织,是了解社区民情、普及禁毒知识的绝佳窗口。

团队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手持问卷,面带微笑,主动走向摊主、赶集的村民、路过的行人。问卷内容涵盖了居民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获取禁毒信息的渠道偏好、对社区禁毒工作的看法与建议,以及对昨日宣讲活动的反馈等。

起初,部分乡亲面对问卷略显拘谨,但在队员们耐心地用当地方言解释、亲切交流下,大家逐渐敞开心扉。一位卖菜的大姐边填边说:“昨天你们在社区讲,我家娃回来说了,毒品害人!这调查搞得好,让上面晓得我们老百姓是支持禁毒的!”一位赶集的老大爷虽然识字不多,但队员逐条念给他听,他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光讲还不够,要抓!要管住那些卖的人!”

收获与展望:

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我们共发出问卷30份,有效回收26份。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问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社区禁毒宣传的现状与需求,更让我们感受到海寨社区居民对“无毒”家园的深切期盼。

一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上午的会议,凝聚了共识,谋划了未来;下午的走访,倾听了民声,拓展了宣传的广度。这不仅是昨日宣讲活动的延续,更是我们深入社区、服务基层的深化。带着沉甸甸的问卷数据和满满的策划构想,我们更加坚定了助力海寨社区筑牢禁毒防线的信念。明日,我们将带着这份责任与思考,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播撒“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种子,为守护一方净土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刘银银 白万尹 饶良豪 曾家兴 杨政金 曾玉林 来源:毕节市七星关区青海镇海寨社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湘南学院药学院 青春志愿行启航,支教支医赴乡村
  • 薪火相传遵义行,青衿砺行映初心 ——重庆移通学院青衿笃行红研团赴遵义调研实践
  • 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志愿服务队展开特色手工折纸课程
  • 探秘万州烤鱼“精准”技艺 ——医学技术学院“溯味巴渝”三下乡寻味悟“道”
  • 一起来学活络功——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开展传统健身操
  • 爱心课堂志愿行,温情相伴暖童心
  • 爱心课堂志愿行,温情相伴暖童心
  • 为丰富乡村儿童课余生活,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与科学素养。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车载青春 电亮梦想基层服务践行团”在瑞昌市南阳乡严坂村
  • 07-0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