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营革命烈士陵园:追寻铁道兵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走进老营革命烈士陵园:追寻铁道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为感悟学习红色铁道兵精神,在2025年7月1日下午两点,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实践团的7名青年学子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老营革命烈士陵园,近距离感受铁道兵先烈们为祖国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精神。
实践团团员们首先踏入了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展览室,扑面而来的便是历史的厚重感。抬眸望去,第一眼便是记录着铁道兵烈士们的一帧帧“珍贵瞬间”,自制炸药、劈山筑路等奋斗画面无一不在吐露着先辈们的披荆斩棘;凝视着墙上的英烈名录,那些曾鲜活跳动的姓名,现在以静默姿态诉说着为信仰赴汤蹈火的决绝;挂在其旁的一众书法作品,在墨韵流淌间,是后人对先烈精神的追慕与承接,而那笔锋碾转如先辈奋斗轨迹,将热血忠魂晕染成永恒的精神坐标;随着团员们的转身,视线驻足在那满桌的书籍上面,它们不仅承担着历史密码本的角色,更是革命火种传递的脉络,等待后来者以阅读为舟,回溯理想燃烧的岁月。
随着团员们的步伐前进,走上层层阶梯便能看见矗立在苍松翠柏间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为人民而死”的题字,似穿越时空的誓言,诉说着先辈们为家国、为百姓慷慨赴难的决心。碑身巍峨,承载的是无数英灵的热血与理想;字迹苍劲,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永恒信仰。当目光抚过斑驳石面,仿佛能触到岁月的温度——那些为护山河安宁、为给百姓希望,毅然奔赴生死的身影,以生命为炬,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路。与这根历史脊梁相去咫尺的是位于其身后的老营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团员们肃然地挺立在此于心中默念。年轻的背影与厚重碑文相望,像是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先辈们以热血铺就信仰之路,而青春的目光,正承接这份精神火种,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底色在新时代继续发光。
在那片庄严肃穆的土地上,长眠着196位铁道兵先烈以及6位无名红军。李安普烈士墓静静坐落在其中央,仿佛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往昔峥嵘岁月里的无私与无畏。墓前,团员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献上了一束束黄菊,那金黄的花瓣宛如烈士炽热的鲜血,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又似他们高尚的灵魂,散发着令人动容的光辉。“铁脉薪传实践团”的成员们身着整齐的队服,身影坚定而执着地穿梭在陵园的每一个角落,扫帚轻扫间,是对英烈的敬重与追思。他们以行动拂去尘埃,让每一方墓碑、每一段忠魂,都在洁净中被铭记。
据悉,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数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此次探访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也让铁道兵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通讯员周文淼)
作者:周文淼 来源:周文淼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扎根乡村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 2025年6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码行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六合区竹镇镇,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围绕乡村多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