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綦彩杏林·情暖古剑”乡村振兴促进团在綦江区古南街道连城村开展了第三天实践活动。团队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乡村服务,通过科普培训、户外实践、美育课堂等多元形式,为当地村民和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古剑山时,团队成员们也开始了当天活动的准备工作。有的成员仔细清点着各类中草药标本,将每种药材的功效标注得清清楚楚;有的成员忙着布置活动场地,挂横幅、摆桌椅一丝不苟;技术组反复调试直播设备,确保网络信号稳定。队员们穿梭忙碌的身影,与晨光中的古剑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每个人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确保当天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上午的活动分为两组同时进行。一组成员在研学基地开展了与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合作的中医草药宣讲直播。直播中,专业中药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物展示,详细讲解了当地常见中草药的外貌特征和药用价值。团队成员配合医生进行现场演示,并实时解答网友提问。直播间的互动十分热烈,不少村民通过手机观看后表示受益匪浅。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另一组成员则带领儿童们开展中医文化体验活动。在草药拓印环节,孩子们将采集的黄芩、鱼腥草等叶片平铺在棉布上,覆盖薄膜后用木槌轻轻敲打。随着“咚咚”的敲击声,叶片的汁液慢慢渗透,在纸张上留下清晰的叶脉纹路。当揭开薄膜时,一幅幅自然的植物拓印画呈现眼前,有的如淡雅水墨,有的色彩斑斓。“我的拓印真好看!”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个环节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草药形态的认知。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石斛馒头制作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环节。队员们先讲解石斛的药用价值,展示实物特征。在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和面、揉团,创意捏出各种形状。当香气四溢的馒头出锅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自己的作品。这个活动不仅传授了药食同源理念,更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团队成员还带领孩子们学习了八段锦等传统健身功法。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队员们特意简化了动作,并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孩子们一边念着口诀,一边模仿队员的动作。虽然动作还不够标准,但孩子们都学得十分认真,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摄图:房钰婷 韦涵译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多样化形式来提升村民的健康素养,增强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团队成员以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古剑山的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医药知识,更让当地村民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