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典之光映乡间,暖心走访护桑榆——武汉铁院三下乡"民法典"法治宣传团队聚焦黄盖湖老人民生关切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2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民法典》法治宣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深入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黄盖湖地区的乡村,开展了一场以关爱独居老人为核心的“法治护航·情暖桑榆”走访关怀行动。这支由不同专业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怀揣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法治温情的初心,走村入户与老人们促膝长谈,重点围绕农村医保报销流程、国家针对高龄及困难老人的各项优待补贴政策、日常吃住安全与质量保障等关键民生议题,耐心倾听老人们的诉求与困惑,细致记录每一份具体困难。走访中,队员们不仅发放精心编制的《民法典》涉老权益保障及民生政策通俗解读手册,还结合实例用乡音土话为老人们讲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在医疗、赡养、财产、居住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联系协调当地村委,为老人反映的实际生活难题寻求解决途径。此次行动旨在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惠民政策化作实实在在的关怀与帮助,切实提升乡村独居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是青年学子运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温暖人心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王懿 胡安琪)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乡间马路,《民法典》宣传团的志愿者们身穿红色队服,有组织地排成一条线,队伍中有人不时抬手抹一把额角的汗,却没放慢脚步,背影始终朝着村落方向倾斜。脚下的柏油路面被晒得发烫,他们的影子被烈日压缩成紧贴地面的墨点,却如铆钉般坚定地向前移动。这串被汗水浸润的背影,成了乡间路上最动人的风景,诠释着青年志愿者在普法一线的执着与担当。

  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分组深入老人家中,与老人亲切交流。每到一户,都仔细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状况,认真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在交流中,医保问题成为众多老人关注的焦点。

  交流中得知,养老问题是此次走访的重点。许多老人表示,子女大多外出务工,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日常生活主要依靠自己打理。虽然每月能领取一定的养老补贴和退休金,但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经济上仍有压力。志愿者们详细记录老人的诉求,并向老人介绍国家在养老方面的最新政策,鼓励老人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互助养老活动。

  图为志愿者们认真倾听老人的需求,并做好记录 游耀扬摄

  队员们围坐在老人们身边,亲切地用当地方言向老人们介绍国家养老政策,耐心回答各种疑问,为老人们提供暖心服务,奶奶听后露出灿烂的笑容,连忙说道:“这政策真是好,好哇!”法治的阳光,正驱散老人心中的忧虑,照见幸福生活的底色。

  医保问题也是众多老人关注的焦点。部分老人反映,虽然知道参加了医保,但对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流程并不清楚,尤其是异地就医报销手续繁琐,让他们感到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宣传手册,结合实际案例,耐心细心地讲解。老人听得频频点头,用微笑来表示感谢与赞美。每一次的解答,如同点点星火,努力驱散着政策认知的“盲区”,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法律的保障和心安。

  “这房子我住了一辈子,以后会不会被收走?”针对老人对宅基地房屋归属的普遍忧虑,志愿者着重阐释《民法典》新创设的居住权制度。他们用通俗语言解释,老人可通过书面合同或遗嘱方式,为自己设立居住权登记,即使未来房屋产权发生变更,“安心住到老”的权利依然受法律铁壁保护。结合农村老人将房产提前过户给子女却又担忧失去住所的真实困境,志愿者提出设立居住权的务实建议,为老人吃下“安居”定心丸。

  志愿者们向村里老人详细说明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即可享受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的福利。针对老人们提出的“证件丢失如何补办”“跨区域乘车是否有效”等问题,志愿者逐一耐心解答,并现场演示证件申领流程。团队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老人们触手可及的便利,让法治关怀温暖每一位乡村老人的出行路。

  此外,志愿者们还向老人们详细介绍:“年满60周岁的老人,在大部分国有景区都能享受半价甚至免票优惠!”面对老人们提出的“如何证明年龄”“线上预约不会操作怎么办”等疑问,志愿者通过模拟操作、发放图文指南等方式,手把手教学。团队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老人们“说走就走”的底气,让《民法典》的温暖照进乡村老人的幸福生活。

  志愿者们针对老人的实际需求,耐心讲解智能手机的基础操作。从如何通过手机查询农村医保缴费记录,到使用地图软件规划出行路线,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分步演示的方式,将复杂的操作拆解为简单步骤。团队将持续开展“数字助老”服务,让法治关怀与科技便利共同温暖乡村独居老人的晚年生活。

  从严谨的法律条文到温热的田间炕头,从校园的理论学习到乡村的躬身实践,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视角与赤诚的为民之心,在烟波浩渺的黄盖湖畔,绘就了一幅“法润乡野、情暖夕阳”的动人图景。当法治的光芒透过《民法典》的棱镜,照亮了独居老人屋檐下的期盼;当青春的足迹深深嵌入乡村振兴的脉络,丈量着基层治理的厚度与温度,这场走访活动便已超越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它不仅在老人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点燃了希望的火苗,更在年轻一代的心底,深深埋下了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坚定信念。

  此次走访活动既是一次法治宣传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青年成长课。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法律传递温暖。未来,这支年轻的法治宣传队伍将继续以《民法典》为依托,创新“法治+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深入更多偏远乡村,让法治阳光驱散知识盲区,让青年力量在基层沃土中绽放,为构建法治乡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贡献青春智慧。

  供稿:萤火虫志愿服务队

作者:游耀扬 来源:萤火虫志愿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温情护航实践路,实干书写振兴篇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团队在冠军村稳步推进实践工作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