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访红色足迹 播撒青春火种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信仰如炬,照亮乡村振兴路。在大余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红土地上,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光童行"文明实践队以青春之名,续写着新时代的红色故事。他们用脚步丈量革命老区的山山水水,用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汗水浇灌希望田,青春绽放振兴花
硕果累累的瓜地里,跃动的"志愿红"成为最亮丽的风景。队员们俯身劳作的身影,与远处苍翠的群山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他们用直播带货的新方式,帮助拓宽农产品销路,以实际行动助农增收,为传统农事注入青春活力。 

竹篮盛满鱼水情,红心永续革命志
陈毅故居的青砖黛瓦间,流传着太多动人的革命往事。当讲解员讲述周篮嫂用竹篮为游击队送饭送情报的故事时,队员们仿佛看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普通群众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革命火种。这份军民鱼水情,穿越时空依然温暖人心。   

诗篇铸就英雄气,青山不负少年志
梅岭三章纪念馆内,时间的刻度在《梅岭三章》诗碑前变得格外清晰。当实践队员们齐声朗诵"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时,八十多年前那个风雨如磐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铿锵的诗句在展厅内回荡,与年轻的心跳产生奇妙的共振。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织,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成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当指尖触碰那些斑驳的史料,当脚步丈量当年游击队员走过的山路,信仰的力量在年轻的心灵深处激荡起阵阵涟漪。

童心向党薪火传,红色故事润新苗
实践站里,阳光透过窗棂,在一张张专注的小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实践队员以周篮嫂的竹篮为引,将那段烽火岁月娓娓道来。当党课讲到"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时,三年级的小雨突然举起手:"就像周篮嫂那样,永远相信红军会回来的对不对?"稚嫩的童言在教室激起涟漪,实践队员眼眶微热,他们看见红色的基因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在这些乡村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银发笑颜暖心田,青春接力显担当
在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和老党员的过程中,“微光童行”文明实践队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敬意。队员们手中的慰问品虽轻,但承载的情谊却重。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是对青春奉献最好的褒奖。在老党员家中,队员们聆听他们讲述入党初心和奋斗历程。老党员们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他们用质朴的话语回忆烽火岁月,勉励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队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将红色精神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微光虽小,聚之如炬。在劳动中体悟民生,在历史中汲取力量, 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脚步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赣南红土地上书写着“强国有我”的生动注脚。青春与信仰的对话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故事正书写新的篇章。志愿者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服务乡村,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作者:罗翎瑄 赖清莹 罗强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温情护航实践路,实干书写振兴篇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团队在冠军村稳步推进实践工作
  • 探秘科学巨匠——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趣味竞答点燃孟庄学子求知热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