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入叶榜:税惠春风激活乡村制造
为了探究税收优惠对乡村制造业企业落实情况并探索优化税收优惠机制的创新路径,2025年6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税惠春风”暑期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太湖县百里镇叶榜村开展调研。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制造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其乡村制造业在税惠政策支持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安徽省太湖县百里镇叶榜村是当地重点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村,通过税惠政策有效推动制造业升级,带动当地就业,进而释放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村委推介:叶榜村制造业振兴蓝图渐展
实践队抵达叶榜村后,与程礼初书记等村干部在叶榜村党群服务中心展开座谈。程礼初书记介绍,近年来叶榜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积极探索制造业发展路径。前几年,村里引进了箱包厂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作为村里的纳税大户提供财政收入。为进一步发展制造业,村里计划利用现有厂房空间,购买手套制造机器,发展手套加工企业。同时,村委会对出租厂房减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支持。此外,村里也积极探索创新茶叶加工的流程,提升叶榜村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叶榜村村委在力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制造业的的蓬勃发展,带动全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叶榜村程礼初书记。赵林成供图
企业走访:叶榜村制造业税惠政策落地观察
为深度洞悉叶榜村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的实际状况,我们走进叶榜村的新能源企业——安徽中汇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入走访调研。作为政府招商引入的企业,它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将主攻方向锚定在新能源领域,专注于变压器的研发与生产,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同频共振。企业在发展上稳步迈进,今年营业收入预期将远超政府要求的2500万规模,对当地税收经济具有正向性。在税收优惠层面,企业负责人唐总说:“企业购置的设备已达到享受优惠的标准条件,然而由于企业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目前暂未实际享受到相关税惠政策。”一旦这些税惠政策落地,将在降低企业设备采购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在新能源变压器领域的深耕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安徽中沪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马翎茜供图
在叶榜村蓬勃发展的乡村制造业版图中,善琼箱包制造公司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在政府的有力扶持与自身的不懈奋斗下稳步前行。实现了从8人到200人的快速发展,建立了6个生产车间(包括一个中心和五个分车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善琼箱包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享受到了政府的一系列税惠政策,负责人董善华说:“脱贫户税收补贴企业可获得每年7800元/人的脱贫户税收补贴;购置发票金额超200万的智能机器,能获得8个点的红利补贴。这些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他也表示近期的一些税收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主要希望可以对乡村制造业适当降低税收。善琼箱包借助政策东风实现自身壮大、带动就业的显著成效,更为探索乡村制造业在税惠扶持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鲜活样本与宝贵经验。
图为团队成员与善琼箱包制造公司负责人的合影。 田娇娇供图
实践献策:叶榜村制造业发展痛点与税惠协同路径
实践队在听取村委的介绍以及对当地制造业走访参观后,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与政策研究成果,在宣传会上向村委和制造业负责人针对叶榜村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痛点提出系统性建议。队员们首先肯定了叶榜村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对就业带动和村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并围绕当前面临的厂房空间利用、产业延伸痛点展开分析,建议可同步对接税务部门梳理设备购置、小微企业、脱贫户税收补贴等专项税惠政策,建立“企业需求—村委对接—部门落实”的闭环工作机制。成员们强调,通过政策精准滴灌与机制创新协同,既能破解企业“知政策难、用政策慢”的痛点,更能以税收杠杆撬动产业升级,为叶榜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村委及企业负责人表示,会对实践队的建议高度重视并认真考虑,共同推动税惠政策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向村委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反馈报告。赵林成供图
经过此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深刻认识到税收优惠政策在乡村制造业发展中,于成本降低、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的关键推动作用,也明晰了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主要包括税惠政策衔接不畅、财务管理数字化程度低、政企沟通精细化不足等问题,也为队员们进而探索优化税收优惠机制的创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为推动乡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税惠政策与乡村制造业是“造血”与“活血”的共生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需“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税惠通过降低初创成本、激励技术升级,成为乡村制造业从“小散弱”走向“专精特新”的核心推力。未来,需优化政策落地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与沟通指导,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税惠春风真正滋养每一家乡村企业,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