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院学子攀云山,以体育视角探寻武冈文化活力——湖南师范大学17名体育专业学生借登山实践,解码当地山水人文的运动基因与奋进力量
7月2日,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三下乡团队卤香筑梦青年团开展爬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践活动,以“登山探秘+体育赋能”为特色,在攀登云山的过程中,从体育视角挖掘武冈文化中的运动基因与健康智慧,为这场文化研学活动注入了别样的青春活力。

(云山脚下卤香筑梦青年团队员合照 罗梅摄)
作为体育专业的学子,队员们的登山之旅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带着对“体育与文化共生”的思考。途中,他们留意到云山古驿道上深浅不一的石阶,这是古代商旅、挑夫常年往返留下的痕迹,“这其实是最早的‘户外体能训练’啊!”一位队员打趣道。攀登途中,石阶的坡度、步距成了天然的“体能教具”。队员们边爬边分析:“这相当于户外耐力训练,和长跑时调整步频一个道理!”古代挑夫留下的“耐力印记”,也让学子们直观触摸到“坚持”的具象化模样——就像运动员日复一日的训练,挑夫们用脚步丈量出的,是跨越山海的韧性,更是体育精神里“永不言弃”的底色。
(云山登山栈道 罗梅摄)
在爬山途中,队员们的目光被一位晨起锻炼的村民吸引。只见一位叔叔手持太极扇,身姿挺拔地站着。他轻轻一抖,太极扇如灵动的飞鸟般“唰”地展开,扇面在晨光中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叔叔起势,脚步沉稳而轻盈,似扎根于大地又蕴含着无尽的灵动。手中的太极扇随着他的动作翩翩起舞,时而如行云流水般缓缓划过空中,带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时而又如闪电般迅速开合,刚柔并济。队员们瞬间被这精彩的表演所折服,纷纷围拢上去,眼中满是钦佩与好奇。体院学子们立刻开启“专业模式”,一边认真地跟着叔叔比划招式,一边结合自己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知识,热情地和叔叔交流起来。他们耐心地讲解着运动前如何进行有效的热身,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受伤的风险,还分享了一些关节养护的小窍门。
当队员们发现武冈卤菜在火候上的精妙把控,与武术中力道的收放自如、太极扇招式的刚柔相济,都暗暗契合着“张弛有道”的健康哲学时,不禁由衷地感慨:武冈的老祖宗们早已将“动静平衡”的智慧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藏在日常锻炼和传统美食里的体育智慧,宛如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值得他们去深入探寻。

(途中太极扇村民 罗梅摄)
(卤香筑梦青年团成员与其合影 罗梅摄)
登顶后,俯瞰武冈山水,体院学子们豁然开朗:武冈的体育基因,不在标准化赛场,而在登山的石阶上、晨练的招式间、古驿道沉淀的岁月里。这趟攀登,是体育精神与地方人文的深度对话——当体院学子的专业视角,撞见武冈人融入日常的奋进底色,“更高、更快、更强”的奥义,有了最生动的注解:体育精神,本就是像攀登云山一样,把挑战踩成台阶,让坚持化作风景,用脚步与热爱,丈量每一寸向上的可能。
供稿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卤香筑梦青年团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