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启航,绿意筑梦——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子赴鲁山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年6月24日晨七时,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名师生奔赴鲁山县张良镇良西庄村,针对村内公共空间开展“把脉问诊”式专业调研。此次行动聚焦两个村民小游园及主干道立面现状评估,为后续乡村环境提升绘制精准“病历本”。
专业视角下的空间诊断
烈日当空,师生兵分两路展开地毯式勘察:
游园诊断组:在百年皂角树掩映的东园里,成员用卷尺丈量破损石凳尺寸,用粉笔在斑驳的鹅卵石步道上标注松动区域。组长赵星岳发现道路两侧道牙破败不堪,裸漏出斑驳的水泥:“年久失修导致外貌丑陋,这是我们改造的重点。”
道路立面组沿2.1公里主街行进,逐户记录门窗破损、管线裸露、小菜园不规整问题。小组成员站在歪斜的村牌前感慨:“青砖墙面被广告横幅覆盖,传统村落肌理正在消失。”“不规则的私家菜园打破了道路的整体性,破坏了乡村街道的风貌”村民赵大娘主动掀开自家藤蔓缠绕的院墙:“学生你看,这些老砖能用在改造里不?”
田野里的设计课堂
正午的村委会议室变身临时工作坊:
1. 无人机航拍图铺满桌面,学生用红色马克笔圈出两处游园危亭
2. 手机拍摄的132张立面问题照片按“安全/风貌/功能”分类贴墙
3. 村支书指着标注“废弃碾盘”的位置建议道:“可以借鉴渣园乡的成功案例使用小磨盘作为游园入口的节点。”
带队教师当场调整方案:“大家记下来!传统器物活化要作为核心设计语汇。”
暮色中的承诺
下午五时返程前,团队向村委会递交《紧急整改清单》:
东园危亭需三日围挡
西园缺失的6盏庭院灯型号建议
主街3处坍塌围墙加固方案
“这些建议帮了大忙!”村内领导攥着清单说道:“期待老师和同学们能尽快做出方案,可以尽早为乡亲们改善乡村居住环境。”返程大巴启动时,车窗上突然贴上几张童稚画作——孩童用蜡笔描绘着“有滑梯的新花园”。
结语
十二小时的疾行,丈量的是青砖黛瓦的衰损,标记的是村民未言的期盼。当卷尺收起夕阳最后余晖,那些沾满泥土的测绘本上,已然萌发乡村振兴的绿色坐标。
作者:田鹏程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