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星期日的早晨,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共青薪火,栗耘兴乡”社会实践队伍继续整队前往栗坂村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晨光熹微中,实践队员们奔向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车轮碾过乡间小路扬起的尘土,像是一层薄纱,轻轻揭开今日三下乡活动的序幕。开始之前,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文杰老师、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方程老师、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曾超老师和栗坂村党支部副书记余书记对于实践队的活进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慰问首站来到刘倩姐姐家中。三个孩子挤在门框边张望,眼睛里盛着好奇与羞涩。当慰问文具递到他们手中时,最小的孩子咧嘴笑了,缺了门牙的笑容像一朵小小的向日葵。

离开刘倩家,实践队员们沿着蜿蜒的村道来到胡树根奶奶家,到达低矮的土坯房,胡奶奶看到我们时露出孩童般的笑容。当实践队员把米和油递到她手中时,她懵懂地咯咯笑起来,笑容带着孩童般的纯真。

采访环节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乡村传记。吕火根站在油茶林前,身后连绵的绿浪仿佛是他半生奋斗的注脚。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谈起油茶种植技术时眼睛发亮

吕唐水叔叔现在主要是自己养鸭子再与收购方合作售卖,同时务农,种植当地特色山茶树并进行榨油,提到山茶油,吕叔叔骄傲地提起它的营养价值和绿色无污染的特色,那是一个务农人对于自己种植成果的骄傲和热爱。

涂立芳奶奶的故事让空气变得沉重。这位瘦小的农妇安静地坐在褪色的木凳上,说起相继离世的丈夫和大儿子时,只是无意识地搓着衣服边缘。她说到现在身体状况也不太好,只能靠着政府现在的补贴生活,但是她依旧会努力地对抗命运的不公。

傍晚时分,吕润生带实践对员参观了村里的舞龙道具仓库。彩龙的眼睛在暮色中依然炯炯有神。"除夕之后,这条龙要游过全村每户门前。"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这位小组长谈起参与的村道硬化、水利工程如数家珍,那些枯燥的项目编号在他口中变成了生动的邻里故事。

返程时,夕阳给田野镀上金边。今天的走访像一串散落的珍珠,每个故事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吕火根油茶林里的希望,涂立芳菜园里的坚韧,吕润生舞龙时的热情,还有那些慰问对象接过物资时颤抖的双手——这些画面在实践队员脑海中交织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立体图景。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叙事,他们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命运的主动创造者。
泥土深处,总有生命在顽强生长。就像那些油茶树,在贫瘠的山地上深深扎根,终将结出饱满的果实。这一天,实践队员带去的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慰问品,带走的却是受用终身的精神滋养。当车驶离村庄时,实践队员明白了,真正的下乡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心真正沉下去,去触摸那些粗糙而温暖的生活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