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写道:“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山东农业大学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的回信精神,持续做好“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建设工作,搭建学校和乡村紧密联系、服务更加便捷的桥梁纽带。
乡村振兴驿站既是山东农业大学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省建设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乡村振兴驿站,旨在加强校地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和创业的平台。因此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通过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暑期的到来,我已返回家乡,积极参与自己负责村庄的驿站挂牌工作,并配合学校指导老师完成各个乡镇的乡村驿站的挂牌任务,积极与老师和村镇负责人沟通交流、反馈问题。我相信,通过学校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农村带来新的希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二、实践目的
1.实践目的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我有幸成为“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建设活动的一员,作为一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大三学姐,我深知农村发展的不易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既然考入了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大学,就要学农助农、强农兴农,走出校园,去往家乡的田野与村落,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上,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
具体而言,实践的目的在于促使我们跳出书本的局限,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乡村驿站的挂牌工作便很好地实现了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农业知识运用能力的目标。对乡村而言,乡村振兴驿站挂牌活动如春风化雨,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乡村与学校紧密合作,学校带来的先进科技、资讯和文化知识,直接惠及广大农户,不仅有利于农产品产量提升,更有利于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社会而言,乡村振兴驿站作为学校与地方交流的桥梁,有效缓解了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与隔阂,促进了学校与地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势互补,更为山东省成为农业强省助力。
2.实践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某村村书记说道:“乡村振兴驿站是山东农业大学给我们搭建的一座与专家、与先进技术相互交流的桥梁。它是一个可以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把乡村和城市连接起来,让资源、信息、技术能够更顺畅地流动。”因此,获得村民的支持与认可便是此次活动最好的意义。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
1.实践内容
1.1了解农村发展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并以寻找农户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地农村的经济状况、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状。通过了解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的农村工作和研究提供实际基础。
1.2关注农村生活
通过与农户和村负责人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农业种植困难与需求,帮助解决农业发展问题。
1.3促进校方和地方交流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了解农户对于乡村振兴驿站的认知与理解,通过乡村驿站与地方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1.4乡村振兴APP推广
乡村振兴APP有推资讯、随时问、学农政、找资源四大功能,从村委会普及到各个农户,教会农户下载APP,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农产品种植中遇见的大小问题。
2.实践过程
为了实现在全省建成万村驿站这一目标,山东农业大学积极组织师生深入农村,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多个科技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技术支持。同时,学校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帮助农村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1.1活动前期准备
①学生与老师取得联系,确定行程安排,选择有经验的学生为组长;
②小组长与单县乡村振兴驿站学生总负责人取得联系,领取活动所需服装和记录本;
③各个乡镇驿站专员与小组长取得联系,确定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领取活动所需材料,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顺利完成挂牌任务;
④小组长与各乡镇、企业、村庄负责人取得联系,告知山东农业大学乡村驿站挂牌事宜,商定时间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并完成挂牌。
1.2学生与教师共赴乡村
作为一名大三学姐,有幸和化学学院教授韩峰老师再次合作。韩峰老师继2023年暑假大调研活动之后,再一次担任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指导老师和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工作组组长,并在八月中旬与张丽丽老师、侯芹老师、朱德颂老师、陈长宝老师共同前往单县,分为两队,分别带领各个驿站的科技专员开展为期一周的乡村调研活动。
1.2.1与韩峰老师、侯芹老师共赴乡村
2024年8月21日,韩峰、侯芹两位老师从泰安驱车出发至菏泽市单县谢集镇人民政府,正式开启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工作的第一站。在谢集镇副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谢集镇农星家庭农场参观、沟通与交流,顺利完成乡村振兴驿站挂牌第一站。
第二站,单县番茄研究所。当前正值番茄育种季节,我们到达时单县番茄研究所负责人正在指导员工进行育种工作,我们一起观察了种子发育情况,在指导下尝试给种子浇水。并了解到这里的番茄种子曾被带入太空培育,而番茄研究所也成功与单县政府合作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番茄是怎样发育而来,并亲自劳动,了解农产品种植的乐趣和不易。交流之下,顺利完成挂牌任务,建立合作共赢,早日实现校企双赢。
第三站,李新庄镇共有四个村庄入选为主要合作村,分别有黄寺村、孟店村、孟楼村、和潘庄村。据了解,李新庄镇的香瓜种植很有名,瓜果个大脆甜,在省内畅销,此外还有西红柿、黄瓜、芸豆等种植,并有豆角加工产业兴盛,同时也反映了村民们在农作物玉米的种植中遇到了黄杆和种质选品问题,韩峰老师现场提出了解决方法并记录上报。此外潘庄村村书记提出,想与学校学习交流小麦原种种植技术,目前在韩峰老师的引荐下已与校方取得合作,希望未来潘庄村与山东农业大学获得双赢!
最后一站,山东百花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去年暑期,山东百花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与山东农业大学取得合作,并多次与校方相互交流学习,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与山东农大的缘分真是源远流长呀!”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百花生物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会更加紧密,双方将在科研、教育和产业化的道路上携手共进。通过优势互补,百花生物集团将为山东农业大学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而山东农业大学则为百花生物集团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在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特别是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通过联合研究项目,双方将攻克一系列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1.3学生后期进行乡村振兴APP推广
乡村振兴APP,是山东农业大学推出的一款集查农资、线上问答、学农技以及找资源于一体的适用于各种农户以及有农业建设方面的手机软件,便于农户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并获得帮助,旨在服务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这款APP不仅为农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还整合了各类农业资源,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信息,确保农户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到高质量的农资产品。同时,线上问答功能让农户能够与农业专家实时互动,解决种植、养殖等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在学习农业技术方面,乡村振兴APP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图文资料和在线课程,涵盖了从种植技术到农产品加工的各个方面。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提升自身技能,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找资源功能为农户提供了寻找合作伙伴、销售渠道和农业项目的机会。通过平台,农户可以发布自己的农产品信息,寻找合适的买家,也可以了解最新的农业项目信息,寻找投资和合作机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总之,乡村振兴APP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解决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真正做到了为农民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乡村振兴APP推广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深入农村,向农户介绍这款软件的诸多功能。他们通过发放宣传册和现场演示,帮助农户们熟悉操作流程,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款APP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们还特别关注那些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悉的中老年农户,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每一个功能模块,确保他们能够独立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推广了APP,还增进了与农户之间的感情,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践收获与反思
通过参与这次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我不仅掌握了众多农业知识,还深刻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与农户的互动中,我认识到农村在农业发展上遭遇的诸多难题,例如技术滞后和信息不流通。这些经历进一步坚定了我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信念。
回顾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应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验。展望未来,我期望在学校的帮助下,能够继续深入农村,开展更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推广乡村振兴APP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农户对智能手机的操作不够熟练,以及网络覆盖的局限性。因此,我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APP的功能,比如增加语音操作和离线模式,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总结来说,这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也为我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经历,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将科技与农业紧密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