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访浙江红旗第一飘,追寻“鲜甜三门”共富经验

发布时间:2024-10-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探访浙江红旗第一飘,追寻“鲜甜三门”共富经验
“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绘就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进入“未来乡村”新阶段。2024年7月18至7月20日,“科技引领,乡振未来”深蓝暑期实践队来到台州三门开展暑期调研,前往涛头村、珠岙镇、岩下潘村、横渡镇政府,亭旁镇红色教育基地,由小窥大,由点及面,以实地调研、参观座谈等形式探寻打造和美文旅乡村,建设未来乡村的创新道路,学习“千万工程”的深切内蕴要义。
渔旅融合促振兴,海上畲乡展新颜 
实践队来到“海上畲乡”涛头村,在刘通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访血蚶共富工坊与养殖加工基地。涛头着眼小海鲜优势产业发展,依托“海畲山盟”党建联建,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集展示宣传、人才助富、交易交流、加工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血蚶“共富工坊”,铸就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血蚶是涛头人民为迈向共同富裕同心奋进的殷实硕果。

  实践队还来到涛头文化礼堂,与王书记,畲族文化传播工作室雷雨老师展开座谈。了解到涛头当地,紧扣“以渔促旅、以旅带渔”发展思路,村“两委”干部积极向上争取花鼓漫渔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落地,全力打造“海上畲乡”,建成畲族风情步行街、畲风广场、观景平台等具有畲乡风情的景点,举办首届血蚶节和“中国海上畲乡”文化旅游节,“渔旅结合,畲汉共融”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做好畲乡文化传承,雷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三门青年方案。依托当地政府支持,以工作室为平台,搭建“青春桥梁”,依托三门技师学院,与学生开展结对传授,为年轻群体展现畲族魅力,同时,为青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畲族文化涵养土壤,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畲族手艺,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此外,借助工作室的影响力,借专业优势带动县域直播产业的发展。工作室围绕共富政策针对少数民族开展政策宣讲、电商技术指导、直播促销等活动,自成立以来已经实现了畲乡电商培训、畲乡农产品新运营等子项目的落地。相信畲族文化传播工作室能继续参与当地直播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等活动,带动电商经济,帮助村民挖掘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创新直播载体,延伸商品内涵,提高农产品销量。做好畲乡文化工作,以海上畲乡文化传承为切入口进行文化直播,提高畲乡在当地的影响力。

物流“有道”促发展,党建引领开新篇
 
珠岙镇位于三门县西部,北接宁波,西临天台、临海。全甬台温高速公路和30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信息灵通、民资丰厚,韵达浙江三门电商总部基地坐落于此。
实践队来到珠岙镇,在团委叶书记的带领下展开实地调研,了解到依托韵达浙江三门电商总部基地,打造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切实感受到珠岙先锋“五员”做示范,党建“五力”强引领,提升行业党建带动力,以三门台韵速递有限公司党支部为龙头,吸纳周边村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和其他快递物流企业,成立“锋领物流”共富联盟,扩展物流覆盖范围,定期召开联盟村企负责人“共富例会”;托阵地打造共富直播间,联合台州技师学院,开展电商直播等技能创富培训活动。

为了切实感受当地提供定制物流服务,专设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物流通道,实践队走进三门通顺铆钉、福茶云茗共富工坊,了解到珠岙整合物流力量保障工业园区内橡胶、铆钉等工业制品运输;为“龙翔谷福茶”“竹墩高山鸡”等乡村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销往全国各地。同时线上开设“珍珠小岙共富集市”,依托物流基地,引进供应链企业,开展产品直播带货,打通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的“直通车”


 
 
 
 
山水相依共富路,岩下潘村焕新生
岩下潘村地处偏僻、资源有限,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经商、务工,最少时全村只有17名留守老人。凭借秀美的山水风光,精致舒适的民宿和丰富的游玩项目,“潘家小镇”这个名字由此走出大山,从“空心”到“明星”三门岩下潘村铺就生态文旅共富路
实践队来到了岩下潘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与潘家小镇,驻村干部林老师自豪为实践队讲解岩下潘的蝶变经历。“潘家小镇,这个富有文艺范的称谓,不是随便喊喊的,而是以一个小山村这20年的美丽蝶变为底气的。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都是泥瓦房、黄土路,最少时全村只有17名留守老人“牙齿不过百”,20年来,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村党支部不甘落后、敢挑重担,带领党员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绿水青山中蹚出一条从“空心”到“振兴”的乡村致富路”,


岩下潘村依山傍水,具有“浙东绿肺”之称,特别适合发展文旅康养经济,岩下潘村委不好高骛远,不因循守旧,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从农家乐经济到景区经济,再到文旅康养经济的“三级跳”,20年来,岩下潘村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摸索出了一条特色制胜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如今的岩下潘是年游客量超100万人次的“宝藏山村”。 从一穷二白的“空心村”蝶变成中国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阳光下的岩下潘村,闪着金光,仿佛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从“盆景”到“风景”,随着“千万工程”在三门的深入实践,以点带面涌现出了岩下潘村、城西村、涛头村等一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一幅“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三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作者:严宇豪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深蓝暑期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红色底蕴筑基,青年创业兴旅,义乌商贸助飞乡村振兴千万工程
  • 爬坡过“坎”促共富,党建引领开新篇
  • 探访浙江红旗第一飘,追寻“鲜甜三门”共富经验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三下乡”:中医文化润乡土,童心共筑健康梦
  • 少年儿童心向党,真情相伴护成长
  • 少年儿童心向党,真情相伴护成长
  • 日前,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红心东兰行”实践团深入广西河池东兰县仁义村,开展暑期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为乡村儿童安全成长保驾护
  • 09-2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