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0 日至 27 日,西南医科大学“红蕴银龄,医路护忆”实践团队赴泸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七天时间里,团队成员循着 “健康科普 — 红色研学 — 基层调研” 的路径,将阿尔茨海默症防治知识送到社区老人身边,在革命旧址中感悟初心使命,于基层卫生院探寻医者担当,诠释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情怀
8 月 20 日,实践团队首站抵达泸州市春江酒城佳苑社区。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高、阿尔茨海默症认知不足的现状,团队开展了主题为 “守护记忆,关爱银龄” 的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医学生们通过动画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生动讲解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信号与预防措施,纠正 “老糊涂是正常衰老” 的认知误区。在 “记忆卡牌测试” 互动区,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数字配对、图像记忆等游戏。团队还为参与活动的老人建立简易健康档案,记录记忆状态与基础体征,为后续社区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8 月 22 日,团队转场龙西苑社区,将健康服务延伸至慢性病综合管理领域。在小区广场设置的服务点前,医学生们通过展板讲解、手册发放等方式,系统介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与认知障碍的关联机制,重点强调 “控糖降压护记忆” 的健康理念。针对居民提出的用药疑问,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耐心解答,并现场演示家庭血压测量的规范操作。社区居民王阿姨拿着标注详细的健康手册说:“不光知道了怎么防老年痴呆,连平时吃降压药的讲究都弄明白了,真是太实用了。” 此次活动共发放科普资料 300 余份,服务居民 200 余人次,得到社区居委会的高度认可。
红色精神是滋养初心的养分。8 月 24 日,团队来到叙永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间开启红色研学之旅。讲解员深情讲述了红军长征过叙永时 “一碗米汤救伤员” 的军民鱼水情,以及川南游击队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英雄事迹。当被问及 “何为叙永精神” 时,讲解员郑重说道:“是面对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坚守信念时的矢志不渝,更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担当。” 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医学生誓言,将红色精神与医者使命紧密相连,不少同学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未来的从医道路上坚守初心、勇担重任。
8 月 26 日,实践团队走进石厢子鸡鸣三省会议陈列馆。在 “鸡鸣三省” 会议旧址,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成员们详细了解了这次会议在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在革命最危急的时刻,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着先辈们走出困境。” 团队负责人感慨道。这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医学生们深受触动,也为他们今后面对医学学习和实践中的挑战注入了精神动力。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团队来到石厢子彝族乡卫生院。在与基层医生的座谈中,大家了解到彝族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历程,以及乡村医生 “背着药箱走山路” 的坚守故事。团队成员还分组探望了当地患病老人,为他们测量血压、讲解用药知识,并送上精心准备的健康包。85 岁的彝族老人沙马阿支拉着同学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反复说着 “谢谢”。这次基层之行,让医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服务基层、守护群众健康的决心。
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红蕴银龄,医路护忆” 团队将医学专业服务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既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健康关怀,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坚定了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