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汉中乡村小学生用AI描绘并“唤醒”万能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9-12 阅读:
    来源:“AI慧教,数智启航”实践先锋团
  2025年7月18日,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开展“AI慧教,数智领航”主题支教活动,实践团成员将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人工智能的窗口。
  活动前期家庭走访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许多留守儿童接触智能设备机会有限,有的甚至从未操作过智能手机。当地学校老师也因资源和信息匮乏,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了解有限,难以将其引入课堂。这道技术鸿沟,让乡村孩子与数字时代存在明显距离。
  为帮助孩子们理解并亲近人工智能,实践团精心设计课程,利用生动的PPT讲述计算机“成长史”后,现场演示“即梦AI动画制造机”:输入“20秒厨房闹剧,乌萨奇偷蛋糕被小八发现...”,AI几分钟内生成分镜头脚本;“剪映视频拼接小助手”将4个5秒片段拼成完整动画。文字变画面的魔法,点燃孩子们眼中光芒。
  演示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实践团顺势提问:“如果未来你可以拥有一个专属的机器人伙伴,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能为你做什么?”孩子们立刻拿起画笔投入创作。很快,一幅幅充满童真与创意的“未来机器人伙伴”跃然纸上。其中,银白色流线型设计的机器人画作引人注目,其肩部清晰绘制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展现出孩子们朴素的科技梦想与家国情怀;另一幅画中,机器人灵活使用机械臂修剪草地,创作的孩子希望它能帮家人分担家务,让家人不那么辛苦;还有一幅作品构思巧妙,画中的机器人像“百宝箱”,被赋予辅导作业、做饭、修理物品甚至变玩具等多种功能,孩子们称它为“无所不能的好朋友”,表达了对解决生活难题和获得陪伴的期待。
  为让孩子们的纸上梦想更生动,实践团决定用AI技术让画作“动”起来。实践团成员先拍下画作,再用AI动画生成工具,输入孩子们对机器人功能和动作的具体描述,生成的结果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屏幕上原本静态的飞天机器人开始一跃而起,飞向宇宙,还有的机器人拿起扫帚清扫路面的垃圾,孩子们看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从纸上“活”过来,在屏幕上做出设定动作,爆发出巨大欢呼声和热烈掌声。 
  在这堂AI启蒙课上,科技与童真碰撞出火花。孩子们展示的不仅是机器人伙伴,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践团深信,带着“温度”的AI走进乡村课堂,能化作助力梦想腾飞的翅膀。其中一名小朋友兴奋地与通过AI“动起来”的飞天机器人画作合影。屏幕上,机器人飞向了浩瀚的宇宙,并向孩子们挥手。
  科技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田。通过亲手绘画和见证AI赋予画作生命的过程,孩子们不仅体验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更直观感受到科技如何将想象转化为“现实”。他们骄傲展示的,不仅是纸上的机器人蓝图或屏幕上的动画,更是对未来科技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自身创造力的信心。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与手持自己“未来机器人伙伴”画作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这个活动,将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带入乡村课堂,激发乡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当AI技术以孩子们能理解、参与并创造的方式呈现时,便成为助力梦想起飞的翅膀。孩子们高举的画作、屏幕上跃动的机器人伙伴、合影中灿烂的笑容,共同构成“AI赋能”乡村教育最动人的图景——技术的星光点亮了童真的梦想,未来正掌握在每一个充满可能的孩子手中。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