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聆听乡音”乡村振兴调研团赴西安市山任村调研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聆听乡音”乡村振兴调研团赴西安市山任村调研
为贯彻党中央“三下乡”精神,推进“文化下乡”工程,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聆听乡音”村文村史乡村振兴暑期实践调研团到西安市临潼区山任村开展一周主题实践活动。在村两委干部接待指导下,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与村干部、村民代表、产业经营者深入交流,系统调研并研讨依托当地优势的特色发展路径。通过走访和座谈,团队认识到山任村“融入全域旅游格局,发挥资源优势促产业升级与村民增收”的创新模式彰显了乡村振兴战略成效,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产业协同,助推乡村转型升级
实践团队抵达山任村后,与村"两委"班子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村负责同志系统讲述了山任村由传统农业村向旅游配套产业村转型的发展历程。
负责同志提到,长期以来,山任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滞后,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作物种植,生活水平提升较为缓慢。在充分把握周边旅游景点发展带来的机遇基础上,该村主动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局,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在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充分挖掘本土食材资源优势,协同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餐饮品牌,并巧妙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推出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展演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切感受乡村文化魅力。
旅游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山任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经济层面,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旅游产业已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同时带动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在社会效益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道路硬化、饮水安全、通信网络等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到村内闲置民宿院落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围绕庭院空间科学规划和景观优化设计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为全面提升民宿整体环境质量贡献智慧力量。通过亲身参与庭院绿化美化实践,调研团队不仅进一步掌握了当地民宿产业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成效。
特色“跨界”,成就乡村旅游新亮点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专程“探访”了山任村的“跨界明星”——火晶柿子。实践队员们不仅参与到火晶柿子的栽培工作中,每到秋冬季节,满山的柿子树挂满果实,他们帮忙施肥、修剪枝条,不仅为村民带来丰收的喜悦,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据园区负责人介绍,火晶柿子在该村种植历史久远,因其色泽亮丽、果肉细嫩、甜度适中而备受市场欢迎。以往主要依赖传统销售方式,经济效益较为有限。为深入了解火晶柿子栽培与养护实践,实践队员实地参与火晶柿子栽培各环节,系统学习了选地整地、苗木定植等栽培技术,以及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养护要点,通过与当地农技人员和果农交流,掌握了火晶柿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关键管理措施,切实感受到了农业技术在果树种植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进一步探索高校与乡村农业实践结合模式积累了经验。
通过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切感受到山任村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体会到基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山任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展望未来,该村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实践团队也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