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咸阳师范学院:“小而美,大作为”非遗里青春与传统的温情对话

    发布时间:2025-09-12 阅读: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小而美,大作为”非遗文化复兴实践团队
  
  7月21日至7月27日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小而美,大作为”非遗文化复兴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旬邑县、泾阳县开展社会实践。团队首站抵达旬邑县,首先与剪纸非遗传承人库淑兰的弟子孙会娥进行了深入交流。她详细讲述了“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创作历程,并深入剖析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独特技法精髓。随后,队员们近距离观赏了孙会娥创作的那些寓意深刻的剪纸作品,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源自民间的艺术瑰宝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与质朴情感,深受震撼。
  图为孙会娥老师与团队成员共同剪纸
  图为孙会娥老师向团队成员进行讲解
  图为团队成员与孙会娥老师合影
  孙会娥老师更是毫无保留地亲自传授了旬邑彩贴剪纸的基本剪制技巧。她耐心示范,手把手指导,让队员们尝试动手实践。面对团队成员提出的各种疑问,孙老师都一一细致解答。她那平实而专业的讲解,为我们解开了不少关于这种独特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上的困惑,使团队成员对这项技艺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此外,团队成员还拜访了旬邑彩贴剪纸的非遗传承人何爱叶。她详细地向成员阐述了旬邑彩贴所蕴含的丰富寓意,让团队成员认识到许多作品的内涵都巧妙地融入了谐音文化。通过她的讲解,他们豁然开朗,原来那些生动可爱的图案和喜庆祥和的场景背后,往往隐藏着以音表意的民间智慧。这种将美好祝愿寄托于谐音的艺术表达方式,为旬邑彩贴剪纸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踏足泾阳县中华茯茶文化博物馆,团队成员系统地探寻茯茶的历史渊源。馆内,每一片茶叶、每一块茶砖、每一件展品、每一段记载,都宛如时光的碎片,拼凑出茯茶从起源到发展的千年脉络。这些展品不仅沉淀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见证着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承载着秦地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基因。通过此行,大家对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饮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在深入探寻茯茶的悠久历史之后,踏入了百富茯茶工厂,近距离观摩了茯茶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制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领与技术细节,均在眼前清晰地展现。团队成员不仅目睹了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们对传统核心技艺的坚守与精准把控,还直观感受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完美融合。最终,成员细细品鉴了新制的茯茶,醇厚的茶汤携带着温润的香气在舌尖流转,那独特的口感既蕴含着时光沉淀的厚重感,又散发着匠心酝酿的鲜活魅力。
  基于此次深入旬邑与泾阳的实践探索,团队成员将剪纸艺术与茯茶文化的精髓融入创意设计,打造出一系列兼具文化底蕴与实用价值的产品。以旬邑彩贴剪纸为核心视觉灵感,精炼其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元素与文化符号,巧妙地运用于茯茶产品的视觉传达与包装设计之中。团队精心推出了“剪纸纹样茯茶礼盒”等系列茯茶相关产品。
  这段经历不仅让团队成员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温度与厚度,更深化了对传统技艺传承现状的认知。同时,也让青年一代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担当愈发清晰而坚定。我们深知,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唯有注入青春的活力与创新的思维,方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作者:王雨彤 黄靓)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