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东管理学院——青岛港区寻绿径,生态调研探转型

    发布时间:2025-09-11 阅读:
    来源:山东管理学院

  2025年7月14日,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绿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团队走进青岛港集团董家口港区及港口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地调研高耗能企业与交通枢纽的减排实践,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通过观察、交流、记录等方式,探寻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的可行路径。

  实践团队在青岛港码头进行合照。张明涵摄

走访董家口港区:在码头与中控室探寻绿色密码

  抵达董家口港区码头后,实践队员第一时间与港区负责人对接交流。在负责人的引导下,队员们近距离观察全自动电动集装箱桥吊的作业流程,认真聆听其相比传统操作在能耗降低方面的优势讲解,并实时记录桥吊智能调整作业模式的相关细节。面对这些创新性自动化设备,队员们不时提出操作精度、能耗数据对比等疑问,负责人逐一耐心解答,让团队对港口绿色作业有了初步认知。一系列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是董家口港区对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贯彻的生动注脚。

  实践队员在青岛港码头与负责人进行交流。杨晓摄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董家口港区中控室,巨幅屏幕墙实时闪烁,呈现能源与运营的多维数据,这里是港区能源管理与生产调度的核心枢纽。队员们围在港区技术负责人身边,专注倾听其对能源监测曲线的专业阐释。当负责人切换至智能能源调度模块讲解时,队员们仔细聆听,同时记录从设备侧节能改造到系统级智慧调控的关键信息。期间,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知识,就能源流与数据流融合的具体方式、能源高效配置的实现逻辑等问题与负责人深入探讨,详细记录下中控室作为“数字中枢”的运行机制。

  实践队员在青岛港中控室与负责人进行交流。闫泓霖摄

调研园区企业:从交流中激发思考

  实践团队前往港口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企业。在生产车间,实践队员与企业环保部负责人交流,询问屋顶光伏板矩阵与储能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清洁能源在生产中的应用占比等信息;同时,实践队员还关注到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融入的低碳理念。这些从负责人讲解中获取的内容,让队员们对企业节能有了直观感受,也激发了实践团队对 “微观节能” 与 “宏观减排”关联的思考。

  在交流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他们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这些信息不仅拓宽了实践队员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实现绿色转型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企业从上至下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

  实践队员在生产车间与负责人进行交流。许董紫莹摄

  本次调研让实践团队走出校园,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触摸到了传统行业低碳转型的脉搏:在港口的自动化设备与智能调度系统中,实践队员看到科技创新对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在园区企业的节能实践中,大家理解了“微观节能”如何汇聚成“宏观减排”的力量。

  实践团队在青岛港码头进行实践。张明涵摄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渗透在生产生活每个环节的实践。未来,实践团队计划将调研中记录的访谈内容、观察细节整理成报告,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案例分析,提炼可借鉴的低碳转型经验;同时,实践队员会以青年学子的身份,通过校园宣讲等方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