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子深耕扶贫县改厕,以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陕西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黄土地上,正积极响应“厕所革命”的号召,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近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支学生团队也走上了助力农厕改造之路,他们聚焦国家重点扶贫县——商洛柞水,以及延安安塞等地,深入开展 “三下乡” 活动,以专业知识为笔,实干精神为墨,书写农村厕所改造新篇章,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与“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劲牢固扎根农村基层,深入调研,为陕西省农厕改造工作的推进注入了青春力量。
民生痛点系心头,改厕方向靶向求
长期以来,农村传统厕所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异味刺鼻等问题突出,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质量,还对乡村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初次踏入农村开展调研,传统旱厕‘脏、臭、差’的景象,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改厕工作刻不容缓。农村厕所改造绝非简单的环境改善,更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团队负责人贾利扬谈及调研初心,感慨万千。
为精准把握乡村改厕需求,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入延安安塞、商洛柞水等地,走村入户与村民倾心交流。他们耐心倾听村民对厕所改造的期待,细致记录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派发调查问卷。从缺水村庄“冲厕用水难”的困扰,到平原地区“化粪池渗漏污染”的隐患,全方位梳理农村改厕面临的现实痛点,为后续改造工作筑牢基础,正式开启农村厕所创新改造的探索之旅。
走村入户问民情,数据细梳解民忧
“老乡一句‘城里人嫌脏,可咱没水没电咋改?’,让我们明白改厕不能‘一刀切’,必须摸清每个村子的‘独特
脉络’。”贾利扬回忆调研经历时说道。这支由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学生组成的“清厕先锋”调研团,奔赴安塞、柞水叩开一户户农家院门,开启沉浸式调研。
在缺水村落,见证村民因“冲厕费水”而心疼的无奈;在平原乡村,发现化粪池渗漏威胁地下水安全的隐忧……“白天守在厕所旁记录细节、询问需求,晚上整理数据、研讨方案。”团队成员王金思涵介绍调研日常。9天里,他们村庄,在农家土炕、厕所蹲位旁,与农户深度交流。从王奶奶家“夏蝇冬冻”的困扰,到李叔家改厕后“清掏贵、水管冻”的新难题,全面统计未改厕农户改造意愿、已改厕农户再改造需求,还借助村委会开展改厕知识宣讲,用专业仪器采集农厕数据,精准捕捉改厕痛点与村民诉求。
基于调研成果,该团队积极为农厕改造建言献策。并提出,在技术层面,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改造技术,例如在较为寒冷的陕北地区铺设更为耐冻的防冻管网。同时,要定期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定期派技术人员对接居民指导新厕维修。提高他们对改造后厕所的维护能力。
青春接力向乡野,振兴画卷渐铺陈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工作任重道远,既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增长密切相关,其中涉及居民思想、经济、施工、修缮等多个方面,是提高民生福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农村厕所改造是我们助力乡村振兴的起点。未来,我们会持续优化技术、创新模式,让更多乡村享受到改厕红利。还想把改厕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谈及规划,团队成员满怀憧憬。
这支年轻团队在农村厕所改造中的努力,不仅改善着乡村人居环境,更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担当。当专业知识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青春力量与乡土实际同频共振,一个个细微改变,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相信随着他们持续深耕,农村改厕将不断迈向新台阶,乡村振兴蓝图也会在青春赋能下,愈发绚烂多彩,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