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福农学子三下乡:青春逐梦乡野,调研赋能产业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来源:郭云欣

(通讯员 郭云欣)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进一步发挥青年大学生在助农、兴农中的积极作用,7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赴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实践队走进南靖,开展为期一天的实地调研学习。实践队聚焦当地特色产业——金线莲,通过走访多家生产工厂、考察田间栽培基地、与企业和科研人员交流,全面了解金线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力求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调研中积蓄力量,为助力地方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金线莲,作为名贵的兰科药用植物,被誉为“药中金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金线莲逐渐成为福建南靖等地的特色产业。然而,如何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旧是摆在企业与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队的此次调研,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在金线莲产品生产工厂,实践队员们受到了热情接待。工作人员首先为大家展示了兰科植物衍生产品——血叶兰茶,并详细介绍了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与市场前景。这让队员们切身体会到,金线莲产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药用开发,更在不断延伸至多元化的保健品与茶饮市场,为产业链延伸和价值提升提供了新的方向。

随后,带队老师带领实践队深入了解金线莲的“炼苗”环节。炼苗作为金线莲繁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和提高成活率的关键。队员们在现场观察中发现,从瓶苗到炼苗的过渡,不仅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还需要严格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积累。这一细致而科学的环节,使大家对金线莲人工繁育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走访大棚栽培基地时,实践队员们亲眼见证了金线莲土栽的景象。整齐排列的植株在大棚内茁壮成长,绿色生机扑面而来。基地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近年来,土栽与立体栽培技术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野生资源减少带来的困境。队员们纷纷表示,这种结合科研与生产的现代农业模式,为传统中药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另一处工厂装置参观中,带队老师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金线莲在标准化生产中的设备配置与管理方式。从净化车间到全自动装置,从栽培瓶准备到产品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体现着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实践队员们感慨,这样的现代化工厂为金线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队员们还亲身体验了金线莲鲜品收获的过程。在田间地头,他们弯下腰采摘植株,感受从栽培到收获的辛劳与喜悦。正是在这种“沉浸式”的劳动中,队员们对“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加理解了科研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一天的调研虽短,却让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在实地观察中掌握了金线莲从栽培、繁育到产品加工的全产业链环节,也在交流中感受到了当地企业坚持科研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决心。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立足所学专业,把握产业发展脉搏,也要以社会实践为契机,把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

“行实践之路,存助农潜力”,这不仅是此次活动的主题,更是实践队员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课堂走向乡村,从书本走进工厂,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在调研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坚定了将所学知识用于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的信念。未来,他们将继续肩负青年使命,走好兴农之路,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